(上接一版)一段时期以来,偷牛盗马、赌博等现象在尕秀村时有发生。拉毛加就利用每年农历四月是藏族传统的“做善事”月这一有利时机,组织村民开展戒赌戒盗活动,说服曾参与盗赌的牧民群众以“吃咒”的方式进行集体禁盗戒赌,有效地促进了村风民风和社会治安的好转。 近年来,尕秀村再未发生过一起由于偷牛盗马等事件引发的治安案件,民事纠纷逐年下降,成为碌曲草原上有名的“平安幸福”牧村。 他有一颗带领村民致富的雄心,千方百计谋求发展,造福一方牧民群众 3月6日傍晚,带着一丝寒意,记者踏进了拉毛加的家中,温暖的气息迎面而来。 2004年,作为第一批入住的牧民,拉毛加和村里的102户牧民告别了游牧生活,搬进了由政府资助建设的牧民定居点。 “刚开始有很多牧民都不愿意搬进定居点。”尕海乡党委书记开世荣说,现在牧民群众都打心底里感谢拉毛加。 尕海乡副乡长、包村组长久仙加接过话茬说,当时,拉毛加一户一户、不厌其烦地宣传集中定居的好处,向群众做思想工作。等真正搬到定居点,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后,牧民们无不为拉毛加的真诚所感动。 “以前牧民一家人都住在黑帐篷或土房子里,现在到定居点安定下来后,小孩上学容易了,附近的路也修好了,一拧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哗流了出来,出家门5分钟就能到村卫生室,生活比过去方便多了!”村民格日扎西感慨道。 实现游牧民定居后,拉毛加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又开始找路子、谋发展。尕秀村是典型的纯牧业区,全村300多户村民都以牧业为生,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余元。为尽快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拉毛加一方面积极引导牧民优化草场围栏,另一方面着手推广暖棚养殖,引进牦牛进行畜种改良,提高牧业生产水平和抗灾能力。 起初,习惯了自由放牧的牧民们对暖棚养殖很不理解,有不少人反对。拉毛加就带头建造暖棚,给群众讲暖棚养殖的好处。“修建暖棚,不仅可以降低牛羊的死亡率、增加育肥率,还能有效保护草场,实现草场永续利用。”听了拉毛加的讲解,一些牧民开始在自家建起了暖棚。如今,尕秀村已有60%的牧民修建了牲畜暖棚,全村各类牲畜存栏达5万余头(只),牧业收入已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 尕秀村处于国道213线边上,如何把地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拉毛加一直思考的问题。2010年,拉毛加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几经考察和商议,组织村民投资购买运输车辆,成立了尕秀村运输队,专门从事畜产品和南北货物的拉运生意,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如今,村里的运输队已形成规模,拥有“东风天龙”“兰拖”等各类机动车辆40多辆,村民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为进一步壮大尕秀村经济,拉毛加还积极动员党员、团员带头创办经济实体。在拉毛加的支持下,党员卓玛草、索南贡布等人筹资修建了多家集“吃、住、购、游”为一体的高原“香巴拉”旅馆和商铺,在牧民群众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经济发展。 腰包鼓了,加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又成了拉毛加着手解决的头等大事。他多方协调,积极争取,终于为村里修建了3条长30公里的牧道和3.7公里的硬化村道,并安装了漂亮实用的路灯,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如今,尕秀这个高原村庄的村民们日子越过越滋润。截至目前,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余元,位居全县前列。村里家家户户都用上太阳灶,通上了自来水和有线电视,许多家庭还买了小轿车。 他有一颗视村民为兄弟姐妹的爱心,以“万事民为先”的态度和热情,为牧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万事民为先”——从在村委会当会计到任村支书20多年,拉毛加始终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不管谁家遇到困难,他都主动出手帮忙,小到代办户口、开具证明,大到调解纠纷、为村民谋发展。在他的身上,总是带着一个小本,上面记满了村里的大事小情,而这样的本子,已经有厚厚的十几本了。 尕秀村牧民定居点建成后,到了夏天,青壮年们都去草场放牧,很多老人和小孩都留守在村子里。对于这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拉毛加格外关心。采访时,拉毛加正好去看望五保户西道草和贡主玛,年近90岁的姐妹俩看上去精神不错,转经筒在两姐妹手中悠然地转动着。“拉书记几乎每周都来看我们,总是自己掏钱给我们买盐、打油、买药,照顾我们的生活。”西道草感激地说,要不是拉毛加,她们姐妹俩也不会活得这么好。 有一件事至今让村民拉毛吉印象深刻。一次,9岁的拉毛吉在放学回家路上,被一辆皮卡车撞伤。村支书拉毛加及时赶到,迅速把她送到了县医院。当时拉毛吉处于深度昏迷,父母都不在身边,家中只有老奶奶,拉毛加便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她的责任,直到她转危为安。 20多年来,拉毛加帮助了多少次村民、做了多少件好事,谁也说不清。 “咱们的拉书记,真是一位为村民的生产、生活着想的好书记!”说这话的,是一位当初不愿缴牲畜保险的牧民。2011年,碌曲县广泛开展了农牧村牲畜保险。拉毛加在详细了解了这一保险的好处后,顶着阻力,硬是在尕秀村全面推行落实。之前,个别村民认为自己家建有牲畜暖棚,饲草料也有储备,花几千元上保险没有必要,于是不愿参加一头牛缴18元、一只羊缴8元的牲畜保险。201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导致尕秀村不少牲畜死损,当村民们从保险公司手中领到了一头(只)死损牛、羊2000元和300元的理赔款时,这才真正明白了拉书记的良苦用心。 这些年,党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拉毛加为此给自己定了个硬要求:必须公平、公正,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惠民阳光。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如低保户、五保户申报,拉毛加都要在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按要求把生活困难的村民选为救助对象,并在村务中公开,接受村民监督,至今没有一户因此而上访或不满。目前,尕秀村低保、新型合作医保、新农保都在碌曲县第一个全部落实到位,医疗、新农保参合率均达到99%以上,村民各项社会保障资金全部实现了“一折统”。 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在拉毛加的带领下,尕秀村先后被中央和省委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村”“全省党建示范村”。拉毛加也多次被甘南州、碌曲县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干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2011年,拉毛加被评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并光荣地当选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希望尕秀村牧民早日奔小康”。采访结束时,不善言谈的拉毛加说出了自己的梦想。那上扬的嘴角带着微笑,更写着坚定。 (据《甘肃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