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面旗帜。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勤劳智慧、勇敢豪放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藏族与各族人民密切交往,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与发展。 藏族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珍惜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一、藏族人民与汉族等其它民族共同参与了创建中华民族的历史盛典 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集团,以后又逐渐形成四大文化族团:一是居于西方黄河中上游的华夏族团,二是居于北方的北狄族团,三是居于东海之滨的鸟夷族团,四是居于淮河以南的苗蛮族团。华夏族团在四大文化族团中居于发展的前端,其余族团大部分在中原融入华夏族团演化形成早期的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渊源。 关于华夏族团形成,学者研究认为,华夏族团的主要族源是活跃于黄河上游和嘉陵江流域的族团,主要成分是氐、羌等部族。《辞海》解释:“古时对我国西部民族的称呼:西戎。”《甘肃民族源流》解释:“戎,即西戎,是古代陇坻以西诸戎的总称。”即西戎是六盘山以西的部族。 氐与羌的关系,历史学家马长寿先生认为都是西戎,都居于西方,同属于汉藏语系。 炎黄二帝是汉民族公认的伟大的人文始祖,又同是氐、羌民族的祖先。据《山海经·大荒西经》称“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氐)人”,即氐族是炎帝后裔。 羌族自古是西北高原的游牧主人,甲骨文已有记载。《说文解字》解释:“羌,西戎牧羊人也。”章炳麟在《序种姓》中指出“羌即姜”。《左传》(昭十七年)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之祖”。《后汉书·西羌传》云:“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 羌族与黄帝也有亲缘关系:《蜀王本纪》云:“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据《史记·三代世表》载:“帝禹,黄帝耳孙,号夏”。《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兴于西羌”。由此推断,炎黄二帝是姻族关系,氐、羌部族与汉族先民应该源出同一母族,即炎黄二帝所属的华夏氏族。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