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碌曲县在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实施项目帮扶、产业帮扶、科技帮扶、双联帮扶,扶贫开发工作在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中深入有序推进,为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夯实了基础。 按国家新标准,完成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原有“两项制度”数据库基础上,在识别低收入农户的信息采集、登记过程中,就家庭人员情况、贫困状况、致贫原因,所需要扶持的项目、内容、类别、规模、投资及资金来源和受扶持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摸底,为制定新的扶贫到户政策、实行分类扶持和动态管理提供了依据。争取资金2580万元,编制完成了《碌曲县藏区特困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和《五年内基本消除贫困实施规划》。各乡镇抽调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填写《贫困户建档立卡村级表》、《贫困户建档立卡表》等基础数据,在乡镇建立了“乡有册、村有薄、户有档、人有卡”四落实。目前,全县数据录入农村贫困户4800户20514人。 以国家扶贫开发建设为载体,开展“输血”式扶贫。完成2011年扶贫专项资金转结项目,并顺利通过州级验收。投资926万元的郎木寺、西仓、双岔、拉仁关、阿拉5乡镇6个整村推进项目全面完成,新建村组道路29.7公里、排水渠1100米、便民桥5座、人畜引水1处、危旧房改造106户。2012年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中,投资442万元,引进牦牛886头、羊2261只,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投入资金30万元,用于“一特四化”养殖业贷款;在6个整村推进村投入30万元贴息资金,发展养殖业,受益牧户914户,发放种养殖贴息贷款126万元。投资220万元,实施帐篷改造和光伏电源项目,为贫困农牧民发放帐篷537顶、光伏电源537台。争取阿拉乡整乡推进项目资金43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在各牧村有序实施。 以科技帮扶为载体,开展自我“造血”式帮扶。选派双岔乡毛日村、阿拉乡吉扎村整村推进项目村“两委”班子参加全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村培训班。在双岔、阿拉、郎木寺、西仓、拉仁关等乡镇举办暖棚养畜管理、畜种改良、牛羊育肥、疫病防治、饲料贮储和劳务输出等方面的培训班,培训村组干部、致富能人和青壮年劳动力2000人次,落实经费30万元。 加大社会事业建设帮扶,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积极实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在阿拉乡博拉村,郎木寺镇尕尔娘、波海村,西仓乡唐龙多村、双岔乡二地村、阿拉乡博拉村、拉仁关乡玛日村整村推进项目中为66户“少生快富”项目户,每户安排3000—4000元扶贫项目,其中为12户“少生快富”示范户每户安排8000元。教育帮扶工作中,新纳入资助学生93人,资助24万元。在全县24个行政村公开推荐,将18名村支书、村主任及后备干部上报州教育局,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后录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习两年,每学年资助学费2万元。 以双联帮扶为载体,整合各级单位部门和个人力量开展帮扶。省、县、乡三级单位部门和个人采取物资帮扶、现金帮扶和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多种帮扶措施,为帮联村和帮联户解难题、谋发展,引领农牧民群众走上致富路。为贫困户办实事2596件,产业帮扶累计投资1295.16万元。帮扶物资135.19万元,帮扶2270户12063人、五保户174户211人、低保户1970户6003人、扶贫低保户375户187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