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4月11日 >>03版:三版


520套校服里的婚礼誓言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4月1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秦珍子

  喜酒还没摆,新人陈华信和吴文苑已经计划好了“红包”的用途——给贵州和广西山区3所小学的孩子买520套冬季校服。数字“520”象征着“我爱你”。
因支教结缘
  阿信和文苑是在大学支教贵州山区小学时相识的。
  2007年“五一”长假,新闻学专业的阿信和朋友去贵州走访。在大方县,阿信得知,这里最穷的地方是油杉河村。
  油杉河村溪边3间毫不起眼的平房,就是油杉小学。乡村教师赵鹏向阿信介绍了油杉小学的情况:100来个学生,两名教师,每年只能收到1/3的学费,数学成绩却是全乡数一数二的。整座学校除了屋子和桌椅,什么都没有。墙壁突出的部分被涂黑,当黑板用,每学期都有孩子辍学。
  面对山村的贫穷,阿信觉得自己应该做点儿什么。2007年暑假,他在校园网上招募了4名志愿者,回到油杉小学支教。10月,他创立了“向日葵天使”支教助学公益组织。又过了半年多,社团招新,阿信和文苑相遇了。
  初见阿信,是在学校招募暑期支教志愿者的讲座上。文苑坐在最后一排,看到讲台上侃侃而谈的阿信,她心中一动——阿信的眼睛很亮,“他内心一定很有力量。”她忍不住对身边的同学说。文苑是社工系的活跃分子。“吸引社工加入公益活动,一定有很大帮助。”阿信说,最初他有一点儿功利心。
  如今,阿信和文苑谁也说不清楚,不到两周后的那天傍晚,到底是他先牵她的手,还是她先靠在了他的肩膀上。只记得从志愿者面试到两个人在一起,“时间快到连月牙也来不及变圆”。
老师,一定要回来啊
  在男朋友的“领导”下,文苑开始参与“向日葵天使”支教助学公益组织的活动。一个月后,她随阿信去油杉小学支教。
  在她家访的过程中,一个3年级的小女孩儿不断地要求“老师抱抱”“老师和我说说话”。女孩儿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中只有年近古稀的外公外婆。当她结束家访离开时,女孩儿在山上大声喊着:“老师,一定要回来啊!”
  在阿信看来,山区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好的校舍和吃饱穿暖,更需要精神和情感的交流,而这是支教志愿者最应做到的。因此,阿信对他的团队管理非常严苛,同时也会注意到当地的礼仪、风俗。
  “我们那时是地下情。”阿信回忆起和文苑共同支教的几十天。为了和女友保持距离,他甚至刻意减少和她谈话的机会。该批评的时候,这个之前“很会照顾人”的男朋友毫不留情。说起那时的阿信,文苑笑称“很凶”,但她同时也觉得,“认真工作的男人极具魅力”。
  “那里见证了我们的感情,也让我看到阿信最好的一面。”20岁的文苑对着大山暗自许下诺言,如果将来真的能嫁给他,一定要回到那里。
  有段时间,阿信忙于支教,得不到家人的认可,也找不到体面的工作,他感到“迷茫,像所有年轻人一样”。然而,文苑始终和男友站在“一条战线”上,从未抱怨或要求过什么。
烟花真美
  2012年11月2日,这对情侣登记结婚。他们商量着,可以用红包购买冬季校服,作为新年礼物,让孩子们的小手不再被冻伤,也不用再背着煤去上学。
  新婚第二天,阿信和文苑就回到了油杉河村。阿信想在那里拍结婚照,顺便给孩子们发喜糖。
  没想到,在结束拍摄回到学校后,他们得到了“高规格”的迎接。从赵鹏老师那里得知阿信和文苑要回来,学生家长们自发操办了婚庆的酒席。
  女人钻进厨房,切菜炖鸡,男人端起白酒,点起鞭炮。教室里的课桌被临时“征用”,在场院里被拼成4个大桌。全村来了100多人,从下午5点到晚上8点,足足吃了4轮流水席。当雾气散去,夜晚来临,他们在山谷里点起烟花。所有人都仰头看着那穿透黑暗的光彩,一个孩子直到第二天还念念不忘,写纸条给阿信:“你们来了我很高兴,烟花真美。”
  像传统婚礼上所有的新人一样,新婚夫妇穿着红衣服,挨桌敬酒。一位大叔把红包塞进阿信手里,阿信执意拒绝。看着大叔“黑着脸”走掉,阿信赶紧召集老乡“开会”,约定红包只包12块钱。有些家长来了并不吃饭,把红包放下就走。临走前,阿信和文苑总共收到3456元礼金。阿信无法推辞,但他已经想好了应对的办法——把乡亲们的红包用于给孩子们购买冬衣。
  在离开之前,文苑又一次站在了讲台上。这个还沉浸在新婚喜悦中的新娘子,把手语“我喜欢你”教给孩子们,希望他们抱着“有爱”的心态,坚强勇敢地面对未来。(摘自《中国青年报》)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