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4月18日 >>01版:一版


别有鲜花满庭香
——夏河外宣工作纪实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4月1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常 亮

  去年以来,夏河县以拉卜楞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以重要节庆、重大活动为契机,以宣传新成就、展示新形象为主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三贴近”,不断提升对外宣传水平,着力在服务全县工作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做出了新贡献。
  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工作,大力宣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2012年,累计在《甘肃日报》发稿12篇,《甘肃经济日报》发稿16篇,《甘南日报》发稿139篇,《人民日报》发稿2篇,《经济日报》发稿2篇,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4条,省电视台播出新闻12条,州电视台播出藏汉双语新闻152条,州广播电台播出藏汉双语新闻116条,青海综合卫视播出新闻21条,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网易、藏人网、青海湖网、中国旅游网等知名网站刊登转载报道700余条,全方位向外界展示夏河县文化、旅游、民俗、宗教、风光资源。
  在省城兰州南入口设置了长达400多米的宣传牌,参加了省旅游形象推介工程活动,在甘肃卫视天气预报播放旅游宣传广告,在《读者》杂志和香港地铁站设置了插页广告和灯箱广告,在《中国旅游报》等知名旅游杂志上进行了旅游资源专刊推介。积极参加省州组织的旅游推介会,前往深圳等地进行宣传推介,在“中国旅游日”进行了兰州推介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对外交往交流力度,进一步完善信息沟通交流渠道,适时邀请组织知名、主流媒体记者到夏河采访、采风。创新宣传方式,积极寻求与重点新闻网站、主流门户网站的战略合作,拓宽对外宣传平台和渠道,不断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对外宣传合力。2012年,在全国美协赴夏河采风、全国政协在夏河调研期间,通过民族服装展示、民族歌舞表演、印发宣传品等方式,大力宣传了夏河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风土人情、民俗宗教文化。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先后在国道及村镇、公路沿线醒目地段新建大型户外广告牌20个,制作大型楼宇广告牌5个、永久性宣传碑(牌)42个、宣传标语200余条。在《甘肃日报》等省州报刊发表双联稿件30余篇,在各网站刊载稿件260余条;组织开展“走基层、看双联、听民心”采访报道活动,县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开辟专栏、制作专题片,每天滚动播出,全面反映了夏河县双联行动进展成效。在科才乡举办加羊加措大师时轮灌顶法会期间,及时抽调新闻宣传骨干,全方位、多角度采访报道,累计拍摄图片1600余张,录制视频3000分钟,圆满完成了法会期间宣传报道工作。
  深入挖掘夏河独特的藏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打响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加大资源整合,搭建文化交流平台,统筹各方力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外宣及推介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活动和商贸旅游活动,通过文艺演出、印发宣传品、学术交流等方式,扩大文化外宣效果。依托藏民族歌舞、民俗、服饰、饮食、民族工艺等原生态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壮大了一批以摩尼宝唐卡展览中心为代表的具有明显优势和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投资10亿元的甘加白石崖和八角城旅游开发项目日前正式签约。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鼓励民间文化交往,提升对外形象,精心打造具有夏河特色的外宣品牌,拓展投放渠道和空间,不断提高文化传播涵盖力,扩大外宣工作覆盖面,全面对外推介魅力夏河新形象。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