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措
近年来,我州拥军优抚安置工作以提高困难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为基础,始终把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当作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针对新形势下优抚安置工作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积极采取对策,认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有力推进全州优抚安置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有效保障了优抚、安置工作对象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促进双拥创建水平不断提升,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州、县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军一把手分别担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将双拥办纳入党委常设机构,配齐双拥办主任、专职副主任和工作人员。注重加强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力量,确定了分管领导。并针对当前维稳工作,成立了由民政局牵头的复员退伍军人问题专项工作小组,专门处理涉军维稳问题。市、县定期召开党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专题工作会、议军会,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分析工作形势,研究工作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有力推动了优抚安置双拥工作。 建章立制,纳入长效管理。出台了《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办法》、《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细则》,从根本上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看病难问题。为使新的安置政策落到实处,州政府下发了《甘南州贯彻落实省政府、省军区加强新形势下全省征兵工作措施实施意见》和《甘南州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意见》两个政策性文件。在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方面加大了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了10余项双拥工作制度和规定,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 夯实责任,确保任务落实。把双拥优抚安置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和班子政绩的依据之一。签订了双拥目标责任考核书,对全州优抚安置双拥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将各县市落实双拥办人员编制、双拥工作经费保障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纳入州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为各地充实基层双拥力量,保障双拥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足额到位。严格按照中央、省上文件规定,积极协调落实财政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兑现了各类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优抚对象保障面不断扩大,使更多的优抚对象纳入保障范围,先后7次提高优抚对象生活抚恤补助标准,在乡老复员军人的补助标准从2007年的每人每月165元提高到现在的每月465元,增长率达181%;带病回乡复退军人和参战涉核人员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85元,增长率达185%,同时提高了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一至十级抚恤金补助标准,由最低十级每人每年1800元提高到3640元,最高一级每人每年由18900元提高到37940元。 加大优抚对象解“三难”力度。在解决住房难问题上,统筹考虑,优先安排,优先部署,优先解决,将重点优抚对象的住房问题列入灾民建房和廉租房范围内,使全州重点优抚对象的住房问题,尤其是在乡老复员军人住房难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在全州灾民建房和廉租房工作中,前后共为各类重点优抚对象修建乐民新居200余户、廉租房150户。在解决生活难问题上,把“三无”户和特困户优抚对象区别于一般农牧民,该纳入低保的纳入低保,该救助的予以救助,特困户还给予重点保障和照顾解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目前全州优抚对象享受低保的覆盖面达50%以上。在解决医疗难问题上,积极贯彻落实省上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全州六级以上的伤残军人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其余人员全部纳入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在此基础上,对参加医疗保险有困难的,及时从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中解决参保费,对特别困难的还纳入医疗救助,解决他们的困难和生活压力。 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全州各级领导干部每逢“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带领工作人员深入重点优抚对象家中走访慰问,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和慰问金,与他们交流座谈,了解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级党委和政府为全州驻地部队送去了220万余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 深化安置改革,落实安置任务。近年来,州、县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安置政策,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接收,妥善安置,保证了城镇退役士兵的第一次就业。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改革力度加大,经济补助、自谋职业成为今后的安置方向,使我州的安置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民政部门积极协调,向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请示汇报,克服困难,尽量减少矛盾和问题,千方百计想办法搞协调,将退役士兵安置工件纳入各级党委议事日程重点研究、重点安排,凡是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达到了当年退役当年安置,安置率达100%,目前全州共安置城镇退役士兵950人,大部分人员分配到行政事业单位,在全省范围内,我州安置政策是落实最好的地州市之一,多次受到省上领导的充分肯定。 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双拥创建浓厚氛围。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狠抓国防、爱国主义和双拥宣传教育工作。各级双拥部门充分利用广播、报刊、影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开辟专题专栏,深入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村镇、进连队”为主题的国防爱国主义教育和双拥宣传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共组织国防爱国主义教育、军地文化交流100多场次,印发宣传资料3万份,受教育16.2万人。各级双拥部门通过媒体报道双拥工作事迹20余次,宣传教育过程中,坚持重点教育和普及教育相结合,将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重点宣教对象,通过机关集体学习、学校开设国防教育课和举办民兵预备役培训班等活动,不断创新宣教形式,拓展宣教阵地,切实增强了全民的国防和双拥意识。 加强联谊,增强军政军民团结和友谊。州、县领导坚持定期走访慰问驻军部队制度,及时了解驻地部队存在的困难和需求。驻地部队通过扶危济困、植树造林、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广泛开展拥政爱民活动。重大节日期间,多次组织内容丰富的军地联欢活动。驻地部队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和“警地联建创发展、警校联育创文明、警寺联谊创和谐、警民联手创平安”活动,切实增强了军地、军民关系。 广泛开展军地互办实事活动,扎实推进“双十工程”项目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双拥办关于军地援建“双十工程”各项政策要求,截至目前,全州地方政府先后投资4603万元,为10个驻甘南部队单位,无偿划拨土地609亩。支持武警、消防及驻军部队基础设施建设、新建营房和训练场地等重点工程。各县市援建1所军营图书室,捐赠图书5万册。解决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110人,扶持军地两用人才、退伍军人就业培训192人。部队援建希望小学4所,投资经费1424万元。开展“一部一校、一干一生”助学活动,帮扶贫困学生70名,捐助文体器材、图书等1700件。各驻地部队组织官兵及民兵参加植树造林活动0.5万人(次),共种树木542.8亩,54.2万株。解放军临夏七院和甘南军分区卫生所组成联合医疗队,深入各县市、乡镇和部分寺院,为贫困群众、老党员、老村干、五保户、孤寡老人及僧尼集中进行免费体检、送医送药,送去慰问金共10万元。同时还与三个村委会和七个寺管会协商建立了“联创联建”长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