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4月24日 >>03版:三版


长是语情真 风吹草不动
——读《陈赓传》■訾晓辉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4月2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陈赓大将是湖南湘乡人,出生地主家庭,长大走上革命道路,早期国共合作时救过蒋介石的命,后来开创中央特科,在秘密战线留下大量传奇故事。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初期,又赴越南援助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抗美援朝中入朝作战,回来后又亲手缔造了中国第一所现代化综合性最高军事技术学府——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56年9月,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曾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更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1952年6月,毛泽东将陈赓从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召回,交给他一项新的任务——创办一所军事工程学院,培养现代化的军事人才。像指挥打仗一样,陈赓开始了艰难的办学。陈赓非常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把他们称为支撑学院的两根柱子之一(另一根柱子是从部队抽调来的军队干部),有关业务方面的领导都要安排专家、教授担任,在生活上,则尽可能给专家、教授以优厚的待遇。他自己住小平房,而把学院一幢最好的楼房作为老教授的宿舍,并为他们专建饭厅,请来厨师为他们做饭。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他还亲自抓他们的家属就业、子女升学等问题。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立后,陈赓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师和校舍两件大事上。他请弹道专家张述祖教授根据建校方案中确定的专业,提出需要聘请的教授和专家名单。张教授拿着一长串名单,连连咋舌:“起码要政务院副总理一级批,有些恐怕非得总理点头……”
  他拿着名单,找贺龙、陈毅副总理及习仲勋、安子文等领导同志商量。有些人员只有请周恩来总理批示。有次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民主人士,他一时插不进去,就急中生智,卡在总理的必经之路——厕所旁。总理上厕所,他就跟进去。总理好生奇怪,问道:“陈赓,你来做什么?”陈赓把纸和笔递上去:“有几个教授的名单,请批一下。”周恩来说:“你等一下不行吗?”“等一下,你就走啦。”
  1951年底,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全国铺开,但是不久这场企图遏制党内腐败的政治运动就走上严重扩大化的歧路。每个单位都要完成上级规定的“打老虎”指标,“老虎”越打越多。陈赓对部下说:“三反、五反当然要搞,但是有些人发高烧,说胡话,宁左勿右,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搞群众运动,不知道要冤枉多少好人啊。”
  1955年春,一场发端于“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的“肃反”运动席卷全国,哈军工在上级的压力下,“肃反”运动迅速扩大化。陈赓获悉后,打电话给学院党委,严令不准开老教师的批斗会,对重点老教师的历史审查一定要背靠背,而且要陈赓亲自掌握,不许扩散。
  1955年12月,陈赓回学院为干部授军衔,他首先把老教师请到哈尔滨市最好的马迭尔旅馆,向受到“肃反”运动冲击的老教师道歉,抚慰他们受到伤害的心。陈赓亲自动手,纠正了哈军工“肃反”运动的“左”的偏差。
  1957年夏,在全国“反右派”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他保持冷静的独立思考。他曾指示学院对老教师“一定要慎重”。1958年春,哈军工奉命开始“党内反右补课”,一些积极参加反右运动的老干部也莫名其妙地戴上右派帽子。炮兵工程系主任赵唯刚大校是中共早期隐蔽战线的功臣,无端挨整,他到北京向陈赓苦诉,刚脱离心肌梗死危险的陈赓帮助他调离了哈军工。在右派分子定案期间,陈赓听说学院要把老兵工专家张述祖教授等划为右派,急忙给学院党委打电话,耐心劝说:“老教师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有点旧思想是难免的,有错误也是允许的。”“张述祖也划成右派?他到底有多少问题?我看算了吧,都那么大年纪了,划什么右派?””幸亏陈赓力排众议,仗义执言,竭尽全力保护老知识分子,在教授这个层面上,哈军工最终只定了一个右派分子,且留校任教,这在全国著名高校中,算是惟一的特例。
  1958年在“超英赶美”的口号下,神州大地掀起大跃进狂潮。顿时,工厂、农村、学校,上至首都,下至偏远山区,都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工厂停工,学校停课,男女老幼齐上阵,土法上马,高炉林立。这股风吹到了哈尔滨,吹到了军工学院。“学校总得念书嘛!怎么搞大炼钢铁?”在大炼钢铁的风潮中,陈赓没有赶潮流,哈军工避免了大跃进运动的冲击。
  1960年全国开展“反右倾”运动,陈赓立即命令副院长刘居英带队,由高教六级以上的全体教师组成88人的庞大参观团,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等地参观学习,没有陈赓的命令不准返院。参观结束后,刘居英请示陈赓,陈赓答复:继续参观。又过了几天再请示,答复是:“再参观、再学习、再讨论。”当时老师们不知真情,有人提意见,说陈院长太不珍惜时间,家里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纷纷要求返院,可是陈赓就是不批,谁也回不去。又过了十多天,“反右倾”运动快到尾声了,才让他们回去。过了很久,教师们才知道原因。不少人感慨万分:“陈院长为了保护我们,真是用心良苦啊!”
  哈军工有一大批红军和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资格很老。他们中不少人一提起老教授,就想到资产阶级。陈赓对老干部说:“你戴过八角帽,他戴过四角帽(指博士帽);我们既要承认长征两万五,也要承认十年寒窗苦;你是老资格,他在科学技术上奋斗了几十年,也是老资格。”“老资格光荣,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就更光荣。”陈毅元帅说:“陈赓像一块玻璃,从里到外都是清楚的,透明的。”
  当年陈赓接触过的知识分子,都对他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听到陈赓逝世的消息后,无不感到万分悲痛。很多人泪如雨下,泣不成声。曾石虞教授经过几夜的辗转反侧,写成一首七律,表达广大知识分子对陈赓的怀念和哀思之情:百战勋名素所钦,及瞻还觉范仪新。乐言脱险怀同志,笑对殷伤见赤心。屡胜总推袍泽力,临群长是语情真。党风党性如天色,风雨晨昏照引人。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