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5月03日 >>03版:三版


蕨菜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5月03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王小忠

  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属凤尾蕨科,喜生于山间向阳坡地,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是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野菜,不但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还有清肠健胃、舒筋活络等功效,食用前在开水里焯好,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
  短短几句话,就把蕨菜的一生写尽了。
  我所居住的小镇上,蕨菜不算啥名贵的菜,比它名贵的自然还有很多。比如狼肚菌、木耳、草原香菇等等。大凡名贵的菌类都以隐者身份生存,难以寻找。倘若遇到,绝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圈子。遇到者自然是有福之人。整整一个季节下来,踏遍千山万水,收入依然微薄。所以这些名贵的菌类在趁人不注意期间,悄然成熟。一旦成熟就蒂落,既不能吃也不能卖。大家从心理上败下阵来,是因为有福人毕竟是少数。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把目光聚集在最为常见的蕨菜上。
  按照小镇的气候来说,四月份便是蕨菜心惊胆颤的时节。几场雨过后,蕨菜就无法按捺住自己的激情,一夜之间它们就会在向阳的山坡上齐刷刷抬起头颅。刚刚开始张望新鲜的世界,握紧拳头,暗含力量努力生长的时候,铺天盖地折蕨菜的人就来了,顷刻间所到之处狼藉一片。
  从四月一直到五月,蕨菜家族来不及繁衍。这段时间如果不来春雪倒也罢了,一旦多少来点春雪,蕨菜就会夭折在泥土之中。折蕨菜的人们恨死了春雪。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从一片坡地到另一片坡地,从不消停。
  五月过后,蕨菜就完全舒展开叶片。叶子展开的蕨菜在地方叫“扬手”,形如手掌,也如一把扇子,好看至极。而它令人垂涎的茎杆却已成为枯枝,煮不烂,也嚼不动。“扬手”蕨菜不会再被人们所青睐,它和其它植物一样,才可以放心大胆在阳光下生长。只是可惜,一季下来山坡上安然生长的却没有多少。对小镇上常年劳作的人们而言,折来的蕨菜的确弥补了时节里物质的匮乏。而对蕨菜自身来说,却是过早完成了生命的代谢。
  人们对吃的研究总是要做到精益求精,但却从来不会想明天,或者后天某种生物的锐减,甚至从大家的生活中彻底消失。尽管这样,略有收敛的、科学的做法和想法始终没有出现。
  谷雨一过,小镇桥头就变成最热闹的地方了。在那里你总会看见一把把被橡皮筋扎得整整齐齐的蕨菜。不论泥泞当道,还是烈日当头,他们总是守候在桥头,眼睛里蓄满了渴望和等待,脑袋随着南来北往的游人来回转动,他们的嘴巴上像涂满了蜜水,他们的一双双干枯的手紧紧捂住口袋……是钱把许多珍贵的东西推向了绝境,也是钱让许多珍贵的东西改变了它原有的本性。《诗经》有诗云:“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蕨于首阳山的故事有谁还能记得?采蕨作为清高隐逸的象征也只是传说罢了。
  蕨菜在汉代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刘邦的儿子有天出城打猎,突然一阵狂风把他卷到云雾之中,等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草地上。他在树林里转了许久,肚子饿了只能吃点蕨菜充饥。等随从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死去好几天了。太医们从他的身上找出了致死的根源,但为时已晚。从那以后,汉朝人都不食蕨菜。
  这只是传说,传说是没有历史依据的。也或许是当时聪明的人们为了保护这类植物而想的高明之策。传说也罢,高明之策也好,可它永远阻止不了现代人的贪欲之心。看到的只有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到利益背后隐藏着的灾难。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