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5月08日 >>02版:二版


美丽的乡村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5月0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上接一版)
  走进周尕平家,他和妻子正拿着奶瓶给一只小羊羔喂奶,认真而专注。周尕平是村里的养殖能手,今年利用5万元的双联惠农贷款购进了30只羊,养殖规模达到了80只,目前已产仔20多只,成活率在70%以上,说起这点他很自信:“和其它养殖户比这算高的了,我有经验。”一年下来,养殖收入达3、4万元,加上孩子们外出打工近2万元,周尕平一家年收入近6万元,生活殷实富足。“去年修了新房,今后还要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建设更大更好的羊棚,把产业做起来。”周尕平满怀信心。
  目前,王旗乡培育发展以周尕平、何学礼、杨登为代表的多胎羊养殖示范户200多户,最多的养殖300多只,同时发展鸡场3个,辐射带动了全乡草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双联惠农贷款在助推产业发展中十分给力,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目前全乡已发放惠农贷款62户301万元。发放贷款时我们在选准对象、把握政策、维护稳定上下功夫,把想致富、能致富、有思路、有本领的人扶持培育成产业带头发展户,力求在养殖,中药材种、加、运、销,林果发展、树木育苗、商贸经营、建筑队伍发展、库区装箱养鱼等方面有突破。”黎英广说。
(三)
  王旗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已经完全是小城镇的模样:街道干净整洁,太阳能路灯矗立两旁,行道树低垂着枝条,街边商铺林立,也有不少正在建设中的民居,一派忙碌的景象,农技站、派出所、兽医站、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心卫生院、电信营业厅及移动营业厅等一目了然。
  黄昏时分,我们来到了陈旗口。落日的余晖给青色的瓦房镶上了金边,淡淡的炊烟飘荡在半空,一条笔直的水泥路伸向山坳,它的分支到达每一户门前,绿化树整齐地站立在村道两旁,好一幅美丽的山村晚照图。
  陈旗口安置点是王旗乡易地搬迁建设新农村的缩影,全乡完成集中易地搬迁4处120户。陈旗口安置40户,项目包括住宅建设、农电架设、道路绿化、河堤工程、人畜饮水工程,总投资29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入户39.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自筹257.4万元。
  村中央,村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中。村民陈富同家门前停放着一辆兰驼、一辆摩托车,走进水泥硬化的院落,上房安装着玻璃暖廊,温暖明亮。“我们村都是从对面山上搬下来的,政府补助了两万元,户帮户、邻帮邻盖起了新房,比起以前可真是方便多了,吃水不用到山涧去挑,用电也方便,路也好走,赶个集也就一会儿功夫。”说起搬迁的好处陈富同深有感触,在山上的时候给娃娃要个媳妇儿没人给,搬下来就有人上门结亲了。
  乡长康广林说,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大力争取项目,通过实施灾后重建、游牧民定居、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项目,共有1751户享受补助2233万元,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大山的高峻和这方平原的安逸形成鲜明的对比,洮河经陈旗口缓缓流向远方,我们逆水而返,乡村宁静祥和,隐在夜色中。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