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6月03日 >>01版:一版


高原新城 魅力合作
——迎接建州60周年系列报道之经济社会篇(二)包文文 郭兴春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6月03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合作市又名羚城,意为羚羊出没的地方,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州府所在地,境内有当周神山藏文化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米拉日巴九层佛阁、太子山风景旅游区等十余处著名旅游景区景点,是甘南州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建市短短的14年里,合作市已从昔日的高原小镇发展成为一座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充满现代气息的高原新城。
项目建设拉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近三年来,合作市抢抓政策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开工建设各类项目452个,累计投资达68.43亿元。去年,全市生产总值2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4.69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67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702元。以交通、电网、社会事业和生态保护为重点的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合作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引洮(博)济合、临合高速、合冶二级公路、合作市温州商业街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平凉市、中海油、兰石集团等对口帮扶单位先后投入帮扶资金4500多万元。
  如今的草原新城,充满魅力,城市靓了,道路宽了,楼房高了,空气新鲜了,市民高兴了,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高原商贸城正在崛起。近年来,合作市累计投资近6亿元,实施了当周街等28条城市道路建设及城区道路桥梁、广场改造、城区给排水管网改造、污水处理、防洪和地质灾害治理、巷道硬化和公厕垃圾台等基础设施项目,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生态建设构筑高原绿色屏障
  合作市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全市累计投资7600多万元,面山绿化1.95万亩,建设绿色长廊21.87公里,初步形成了环绕面山及城区的绿色生态屏障;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6082万元;投资1300多万元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定居游牧民231户1362人。
旅游业凸显强劲发展势头
  合作市围绕建设“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市”的总目标,近年来,累计投资3000万元实施当周草原、米拉日巴佛阁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6亿元的森林公园综合开发项目全面启动,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暨香浪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接待国内外游客16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亿元。
特色产业扛起农牧民增收大旗
  合作市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扶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高原生态农牧业、绿色环保矿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民俗文化旅游业、商贸流通服务业、传统藏学医药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奶牛(犏雌牛)养殖产业带专业化布局基本形成,近三年全市累计完成农牧业增加值4.2亿元,累计生产黄金3269公斤,生产各类乳制品1.9万吨,种植藏中药材1000亩,佛阁藏药有限责任公司扩大产能项目完成投资1300万元,卡加曼藏药厂等藏医药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民生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合作市全面落实惠农政策,累计统筹资金近5.5亿元,办理民生实事30多项,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先后建成保障性住房3765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49.54万元;投资8242万元改造城乡居民群众危旧房8900户;投资5616万元建设农村公路22条,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62.2公里;投资1331万元建成饮水安全工程59项,解决了2.4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投资4332万元实施国家级扶贫连片开发项目2个、整乡推进项目2个、整村推进项目20个;投资2495万元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和电力输出骨干网络建设,农牧村通电率达到100%;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补贴资金1亿多元。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