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6月05日 >>03版:三版


怀念"六一"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6月05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赵梅

  “爸爸、妈妈都在上班的小朋友交5元,有一个上班的交2元,合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交1元或5角都可以,不想交也没关系……”这是在“六一”来临前,我听到的最温馨的倡议。
  这个由一位小姑娘表述的倡议,勾起了我对幼时“六一”的无限怀念。
  那时,一切都是纯粹的,感觉过“六一”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一样的,没有攀比,没有那么多的物质来迷糊眼睛,没有那么多的欲望需要满足。
  那时,幼儿园的园长是位头发斑白的老人,和蔼可亲,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奶奶”,老师也不叫老师,叫“阿姨”。
  “六一”演出时, 孩子们都穿着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衣服。
  一位小弟弟在“六一”头天晚上便让妈妈突击洗他的红毛衣,他认为红毛衣、黑裤子是最漂亮的衣服。次日,穿着半干的衣服欢欢喜喜地去了幼儿园。
  幼儿园里,小姑娘们穿着五颜六色的小纱裙子,头上的蝴蝶结煽动着快乐。
  小学里,会有运动会,大家清一色的白衬衣、蓝裤子、白球鞋,鲜红的红领巾映衬着花朵们的笑脸。“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稚嫩有力的声音在虎头山下回荡。
  开幕式后,老师说,可以穿自己漂亮的衣服,我们几个便约好,穿着裙子,不想却是雷阵雨,看着别人白衣蓝裤,便不敢去列队,站得远远地张望,那种后悔、羞怯的情绪将穿新裙子的喜悦冲淡了……
  弟弟的幼儿园里还发了汽水和饼干,我的那个羡慕啊。
  不过还好,我们可以去野餐,老师让各自带好吃的。那时没有那些加了添加剂的垃圾食品,我们的食物也很简单,凉面、酿皮,瓜子、花生……
  每次准备拿的东西时的感觉是那么美好,野餐前的头一天晚上注定是睡不好觉的,第二天一大早便醒了,深怕把自己拉下。
  现在想来,那时期待的是什么呢?是说不清楚的,就是一听到野餐就高兴,期待,就这么简单。
  不像现在,孩子们没有这份期待了,最多的都是对物质的需求。在动画片和去野外之间,他们也许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他们对“六一”的期待更多的是可以获得平日不能得到的玩具和其他。
  不知从何时起,“六一”已和其他千篇一律的节日一样无法区别,商家打出促销牌,排练节目、放假,好像一切不过如此,而这一切的活动似乎已经离不开物质和金钱了。
  而家长们也将平日因工作繁忙无法顾及孩子的愧疚感转化成物质,在“六一”这个特殊的节日去兑现。聪明的商家也恰恰抓住了这个机遇,以促销的名头,几千几百的商品狂轰滥炸,迷住了孩子和家长的眼睛。
   冷静之余,大家开始哀叹,“六一”是不是变了味了?
  在物化的社会里,我们都是受害者,孩子是无辜的,所有的个体都是无辜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某个领域、某个职业来要求他们纯粹,因为这超出了大社会的范畴。
  在我哀叹“六一”变味的当下,孩子正在享受着即将来临的快乐,他不知道物化的概念,更不知道什么是“唯利是图”。
   希望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是美好的,更希望他们的“六一”是快乐的!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