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木解了白板了,农民生活一百个好转了,钱包里银钱装满了,村村砖木瓦房盖展了,家家户户发展了,人人带上笑脸了!”一曲曲动情的花儿在初绿的临潭大地上传唱着,赞美着洮州人家的幸福生活。 临潭,古称洮州,位于甘南州东部,是农区与牧区、藏区与汉区的接合部。2012年,全县GDP达到12.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建州初增长了近679.8倍。 临潭县雯商中药材开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孝贤忙着给附近的农民指导讲授中药材种植技术。张孝贤是临潭县最早成功种植药材的农民,经过长期的发展,第一个在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贩运、销售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近年来,临潭县年种植各类中药材面积均达10万亩以上,加上药材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柴胡亩产收入3500元以上,当归亩产收入15000元以上。他形象地用洮州花儿诉说种植药材的喜悦心情:“手拿镰刀割柳呢,各家计划要有呢,致富门路常有呢,要把目标定好呢,药材种植更好呢,钞票大把挣美呢!” 在特色种养业方面,有花儿唱道:“柏木要解柏板呢,要把暖棚盖满呢,养牲畜种蔬菜者发展呢,要把临潭打造成全省的重点呢!”近几年,临潭县畜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建成日光温室400座、蔬菜大棚150座。建成牦牛、藏羊育肥小区32个、育肥示范点14个、暖棚6602座近50万平方米,培育牦牛、藏羊、奶牛养殖户8080户,扶持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殖5200户,年均出栏牛1.1万多头、羊6.3万多只,到2012年末,各类牲畜存栏24万头只。规模养殖让临潭群众迈开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增强了群众谋发展奔小康的信心。 临潭县把推进各项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作为主要施政目标,投入3.6亿元扩容改造鹿儿台、术布、上川、青石山水电站,2012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7亿元,完成发电量25700万度。有花儿唱道:“拿的斧头剁柏木,柏木做下桨者呢,洮河水源淌者呢,电站发电广者呢!”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载体功能显著增强。投入4.8亿元,改扩建县城城区道路11条11.8公里,相继建成各类文化广场,城镇特色化风貌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县城和重点乡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使城镇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如今的临潭,绿树成荫、交通便利、街路亮化工程点亮临潭的夜晚,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重点投资新建通乡油路、水泥路、通村水泥路、各类桥梁,141个行政村基本实现通达,82个行政村实现通畅,以省道306线为主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和小水利工程89处,解决了4.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1.98亿元的“引洮入潭”工程完成前期工作。一曲花儿形象地道出了人们的心声:“杆一根的一根杆,家乡建设在发展,绿树栽满各座山,公路修得真宽展,高楼大厦上天间,学校建得真干散,如今临潭不一般!” 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2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57元。特别是2009年以来,临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有花儿唱:“北山林里雾拉雾,南山林里下者呢,党在十八大上把我们牵挂者呢,心里还怕啥者呢?四化同步我致富,信心稀不大者呢!”旅游开发卓有成效。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县GDP的比重超过1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旅游业已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