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6月13日 >>01版:一版


甘南:城乡沧桑巨变改旧颜
记者 马云 张继元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6月13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行走于甘南大地,处处可见项目建设热潮涌动。脚手架纵横交错,挖掘机挥锨挖土,民族特色化风貌改造正紧张施工;甘南颐和广场、州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温州商业街等州庆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林立的塔吊、轰鸣的机器、忙碌的工人遥相呼应;首架校验飞机在夏河机场顺利落地,一幢幢保障房拔地而起,仿佛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正展示着我州铿锵有力的前进步伐和光辉灿烂的美好前景。
  “如今城乡面貌变化太大了,住房条件改善了、道路宽阔了、城市美化了……”牧民扎西说。据悉,目前全州城镇化率25.79%,城镇人口17.03万人,城区面积44.61平方公里,城镇人均住房面积21.06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8.3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81%,集中供热面积366万平方米,污水处理率52.66%,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5%。
  改变,从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开始。我州始终把城乡规划编制作为城乡建设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加大城乡规划编制力度,在多次深入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编写了《甘南州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于2012年通过省政府评审并实施。8县市对城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新一轮修编,县市城区和8个建制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88个乡镇总体规划和215个村建设规划已编制完成,乡镇规划实现了全覆盖。目前,合作市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95%,其它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85%,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率32.4%。
  一栋栋廉租房拔地而起,硬化平整的道路,干净优美的环境,整洁明亮的房间……每个困难家庭住户在廉租住房住得安心、过得舒心,从心里感谢党和政府,为他们办的一件好事、实事。近年来,我州加大建设力度,稳步推进保障住房建设工程,共建设保障性住房56034套,争取中央、省级补助资金23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茅。为了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我州高度重视,连续6年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每年召开保障性住房建设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经验,建立一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总结制度,严格监督检查,通报督促工作,有效保证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扎实推进。目前,2008—2011年35950套已全部建成,累计分配入住34717套,入住率96.5%。2012年9410套已基本建成8367套,建成率89%。2013年10674套已全部开工建设。2007—2012年累计对全州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3平方米的12119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资金0.27亿元,补助标准从2007年每人每月每平方米4元逐步提高到6.5元。
  改革开放前,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我州农牧村是这样一幅景象:低矮的房子,泥泞的巷道,杂乱的柴禾和乱窜的牲畜。近年来,通过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州农牧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09—2012年我州共争取农村危旧房改造5.25万户,争取中央、省级补助资金4.19亿元。我州将农村危旧房改造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和州庆献礼工程,严格执行“一申二评三核四批”程序和差异化补助标准,以公路沿线、旅游景区沿线、城郊周边村庄为重点,按照“整村推进、集中安排、连片改造、突出特色”的原则,全面推进改造任务。目前,2009—2012年52488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已全部竣工,2013年第一批7400户已全部开工建设,我州危旧房改造工作连续两年得到省上表彰奖励,合作市、夏河县、临潭县被评为全省危房改造“先进单位”。
  政策带来新机遇,藏区步入新征程。近年来,我州抢抓国家、省上对藏区扶持和建州六十周年的历史机遇,掀起了新一轮城镇建设高潮,积极争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76项,总投资44.11亿元,基本建成了县市城区供水、供热、垃圾填埋、污水处理、水冲式公厕等一批市政公用设施,先后实施了郎木寺、冶力关、新城、木耳等4个建制镇道路及排水、生活垃圾处理、供水改扩建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有效解决了县市城区和建制镇供水不足、道路狭窄、垃圾处理无序、分散供热、污染环境等突出问题;各县市结合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对城市形象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设计,全面铺开城市特色化改造工程,合作市作为全州中心城市和对外窗口,今年大规模开展了城市特色化改造,共改造270栋建筑,总投资2亿多元,计划在州庆前完成改造任务。
  时下,无论是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还是远方归来的游子、外地观光投资的客商,都惊诧于甘南巨大的变化。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