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6月17日 >>02版:二版


解读甘南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6月1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上接一版)
四、山河幅员辽阔 开发前景宽广
  甘南州下辖七县一市,在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朴实的74万人民;有藏、汉、回等24个民族,其中藏族40万,占总人口的54%。这里是黄河上游主要的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是黄河、长江重要支流发源地;境内有辽阔的天然草地,浩瀚葱郁的原始森林,星罗棋布的湖泊,贮量丰富的地下矿藏;是全国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西北高原特色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甘肃重要的水电清洁能源基地,是整个藏区经济社会的缩影,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甘南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甘南草甸草原广袤,原始森林浩瀚,都具有很强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有国际重要湿地阿万仓、尕海等。国家定位甘南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且划分为“限制开发区”,整体被纳入全国13个地州市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单位。境内有黄河、洮河、大夏河与白龙江,小河遍地奔流;而仅黄河在玛曲草原流程433公里;由于有28条黄河一级支流和上千条溪水涌入,黄河出境时得补充水量达46%。所以,自古就有黄河源自青海成河于甘肃之说。这就决定了甘南的生态事关长江、黄河中下游亿万人的生存与发展,担负着谱写美丽中国篇章的重大义务。
  甘南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有亚洲最优质的天然牧场。甘南草原具有载畜能力强,耐牧性和耐踏性好的特点,有草场4084万亩,80%连片集中,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也被誉为亚洲最优质的天然牧场。畜禽种类繁多,优良畜种有闻名遐迩的雪域牦牛、河曲马、甘加羊、蕨麻猪等。是我国畜产品的主产区和集散地的“金三角”,如出口东南亚的干酪素,占全国总量的70%。2012年,仅当地生产饮食矿泉水与天然草的、类似野生的牛肉31538吨、羊肉18135吨等。而被誉为东方神犬藏獒的核心产区就是玛曲。
  甘南是建立大型清洁能源工业基地的最佳地区。甘南境内河流密布,雨量十分充沛,水能资源非常丰富。三河一江及其120多条支流贯穿全境,而且地势陡峭,落差较大,水能理论蕴藏量361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215万千瓦,占甘肃省的四分之一。至2012年,开发利用106.02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49.31%。在甘南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工业基地的潜力巨大。
  甘南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甘南山青水秀,天蓝云白,自然景观随处可读,文化古迹比比皆是,风土人情独特纯朴,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有4处4A级景区,有5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森林公园;还有宗教节会、民间歌舞等地方传统文化活动。人文景观有被称为东方小瑞士郎木寺等上百座寺庙;有红军长征时俄界会议址和天险腊子口等遗迹;有全国唯一较完整的汉代明代古城。而自然遗产有冶力关、扎尕那、大峪沟等冲刺世界级的地质公园、冰川公园等;电影《天下无贼》和张纪中版的电视剧《西游记》里的惊人美景,就摄取于夏河与临潭。这片热土,已经开始成为世人向往的人间仙境。
  甘南是一块矿藏宝地,黄金产量居甘肃第一。甘南高原,苍山如海,峰岭连绵不断,地下矿藏贮量极为丰富。现已探明有金、锑、铅等各种矿产地270处,探明矿种24种,其中14个矿种贮量居全省前五位,黄金产量居全省第一位,居全国第17位,开发前景不言而喻。
甘南是全国九大林区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活标本库。甘南气候多样,植被良好。有林地2580万亩,占全省森林资源总面积的30%,蓄积量占全省的45%,属于全国重点九大林区之一,是甘肃乃至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区。林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药材和山珍野菜等植物资源,属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大熊猫、亚洲金猫(彪)等资源有20多种,木本植物有400多种,具有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643种,开发利用价值极高。
五、实施五大战略 谱写致富之梦
  六十年州庆是一个历史的结点,更是一个阔步未来的新起点。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六十年来,甘南从贫困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繁荣,从封闭走向开放。特别是近年来,美丽的甘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成果。2012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96.7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174.5亿元,增长41%;大口径财政收入11.8亿元,增长25.4%;农牧民纯收入3610元,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3970元,增长15.8%;减少贫困人口7.62万人。
  物换星移,万物向心灵贯通;改天换地,今天向未来链接。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以科学推动转型跨越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长治久安为责任,科学制定了“生态立州、旅游兴州、文化撑州、产业富州、稳定安州”五大战略,着力构建“生态甘南、旅游甘南、文化甘南、多元甘南、幸福甘南”。
  实施五大战略、建设五大甘南,完全符合党中央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也是对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贯彻,加快生态甘南建设,树立保住青山绿水、就保住了甘南竞争与发展优势的理念,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州,实施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将甘南打造成美丽中国的亮丽板块;加快旅游甘南建设,通过大力开发旅游业,确立旅游业在甘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地位,充分利用好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做强做大旅游产业,提高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加快文化甘南建设,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全州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加快多元甘南建设,立足资源优势,夯实产业基础,建设多元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强州富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幸福甘南建设,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事实,切实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力提高全州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实现好上述目标,尤为重要的是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2012年,甘南州人口73.65万,而农牧村就有56万,占总数的76.1%。说白了,农牧民的增收,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中央将甘南州整体纳入新十年扶贫开发主战场,省委制定“五年脱贫、八年致富”的规划,均为甘南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省政府“3341”项目工程中,将甘南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确定为区域首位产业,并在全省“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在甘南“全力打造国家级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我们以“联村联户”行动为统揽,不断创新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制定了“168”甘南现代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即“1”是突出区域首位产业,努力把甘南建成高原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重要基地;“6”是着力壮大牦牛、犏牛、藏羊、犏雌牛(奶牛)繁育和牦牛藏羊育肥,及高原特色种植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带;“8”是加快实施草业饲料基地、农牧物质装备、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农牧民合作组织、农牧民技能培训、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畜市场体系等八大重点项目。同时,破解融资难的发展瓶颈,充分利用好“双联”惠农贷款,实现融资担保和小额信贷业务全覆盖,有效开展草地、林地、耕地、宅基地的使用权证等资产抵押贷款。打好五年基本消除贫困攻坚战,全力提速首位产业发展,切实谱写好中国梦的甘南篇章! 
六、人民自强不息 大展宏伟蓝图
  甘南山河壮丽,天华物宝。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美丽的甘南,山河秀美人更美。殷实的各族人民,在勤奋、诚信、勇敢、包容与感恩——这一传统价值观的指导下,自强不息地一路走来,虽无捷径,也从未妥协和胆怯,前仆后继地实干与创业。特别是,近年来甘南各族儿女,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抗击天灾人祸,风雨兼程,用辛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各项事业成就卓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景象,将不断展开宏伟的画卷。
  创业与发展,从来没有绝对的一帆风顺,尤其是甘南。一分为二的说,从来没有哪个地方、哪个年代,象甘南一样,连年遇到如此多的困难与风险。突如其来的“3.14”打砸抢烧及其延续不断的破坏稳定的自焚事件、世界金融危机、“5.12”特大地震,以及“8.8”暴洪泥石流灾害等等,使我们的不少同胞失去了亲人和家园,以致跌倒;但我们迅速爬起来,拍掉身上泥土,风雨同舟,和衷共济,重建美好家园。
  刻骨铭心的舟曲暴洪泥石流,给我们造成了苦不堪言的天灾。在这场漫长而艰难的经历中,我们一直努力着,没有屈服,没有逃避;我们擦掉泪水,咬紧牙关,一步步走出困局,为新的生活而日夜操劳、倍加战斗,为我们所热爱的家园付出了一言难尽的艰辛。然而,当我们读到辽阔的天空,读到天空下被泥石流纵毁的古老土地;当我们的孩子在最黑暗的黎明前发出嘹亮的哭声,当我们读到城乡日新的家园;油然大彻大悟,没有什么比信念更加珍贵。在困难与风险的考验中,在责任与使命的激励中,我们不缅怀过去的历史,致力于未来的梦想;万众一心,勇往直前。当然,我们不会忘记党中央、国务院及全国各族人民的恩情,在大爱的照应中,我们气壮山河地建设了新家园和灾后经济社会,互相信任,磊落做事,勇担责任,加倍工作,风雨无阻地埋头于鼓舞我们的伟大事业!
  与此同时,令人发指的“3.14”打砸抢事件发生以来,由达赖集团精心策划的藏独分裂活动不断潜入甘南藏区,利用信教群众的宗教感情、生活困难及生理障碍,频频教唆利诱,甚至胁迫自焚;其残忍骇人听闻,既给受害家庭造成巨大灾难,也严重地破坏着我州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面对这场复杂而尖锐的政治斗争,我们不畏艰难,大规模的深化调研,沉着应对。风雨砥砺,甘南儿女选择了信心和希望,重拾坚韧精神。为了早日稳定和谐,我们的广大干部职工,常年累月“白加黑、五加二”的超负荷奋战;进驻寺庙、进村入户,24小时不能关机,人闲心不闲,任劳任怨。我们不断创新工作和宣传方式,同时以“双联”为抓手,为民力办实事,坚决制止了境内外敌对分子一次次的捣乱破坏活动,成功地粉碎了各种图谋。灾难砥砺精神,梦想凝聚力量。经过五年多的团结战斗,激起了全州各族人民更加热爱和谐稳定的愿望,也更加坚定了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念!
  甘南的蒸蒸日上,是甘南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和伟大的创造力换来的。我们还需要更加自信,因为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还在看着我们。我们也清楚,没有什么比全身心投入天灾人祸后的重建和创业,更能炼狱甘南人的性格。并使我们重新召唤起爱国主义、公仆之心以及民族责任的精神来,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一起奋斗,互相照顾。因为前方的路还很漫长,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难以预见的挑战,象山峰一样险峻。或许一年甚至很长一个阶段,我们都无法攀上峰顶,但是甘南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坚信——我们最终会能到达山顶! 
  历史的长河波澜壮阔,推动着中华民族的航船驶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全面建成小康的伟大事业,正以磅礴的气势向前发展。继往开来,甘南人的头脑依然富于开创。民族复兴,是我们最伟大的中国梦。当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吸收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有益成分;当我们将创造力和共同目标,与必要的勇气结合起来阔步前进时,我们就有能力让青山常在、碧水常流,在三河一江的大地上,绘制出欣欣向荣的千古蓝图;也有能力使我们各族儿女的梦想成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扎西德勒!

  (作者现为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州委书记 2013年5月定稿于北京)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