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琴是古老且独有的一种藏族拉弦乐器。目前在玛曲会拉牛角琴的,只有尕藏丹巴和他67岁的父亲青知布。 青知布老人是安多藏区远近闻名的牛角琴艺人,他十岁时便师从一位高僧学习牛角琴技艺,学习了十五年之久才完全掌握并熟练运用此项技艺。可见,牛角琴技艺的学习有其独特性并有一定困难。今年30岁的尕藏丹巴跟随父亲青知布学习牛角琴已有十余年,目前他从父亲那里学习而来的演奏曲目共有《珠姆挤奶》、《黑马恋乡》、《唢呐金曲》等3首。但琴曲之外的女声伴唱部分和牛角琴的制作,他至今还没有从父亲那里学会,这让他非常焦虑。 据史料记载,牛角琴已有500多年历史,曾经流行在广大藏区。但玛曲县境内的牛角琴,与其他藏区流行的牛角琴区别很大,其形制结构和演奏方法非常独特,依然保持了远古的风韵,这也使得玛曲的牛角琴至今没有太大的演变和发展,甚至有失传的迹象。 县文化馆馆长才让当知介绍,牛角琴主要用其角度和高低部位的不同,演奏出音调齐全的各种声音。牛角琴演奏技法特殊,有着特定的训练要求和演奏方式,记录着牧民在草原上的生活。以前也有很多藏民慕名前来跟随青知布学艺,但牛角琴由于没有固定的曲谱和标准,学习难度非常大,最终大家都半途而废,导致牛角琴现在已濒临失传。青知布老人说自己年龄大了,最害怕去世了这门技艺也就消失了。现在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儿子身上,期望儿子能将牛角琴这一民族艺术瑰宝传承下来。 为防止牛角琴演奏和制作技艺失传,尕藏丹巴正在拜音乐老师学习谱曲,并跟随父亲努力钻研牛角琴的全部演奏和制作技艺。县上也非常重视这一民间技艺的传承,并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工程,计划支持尕藏丹巴办培训班,在资金和运作上给予保障,让他招收更多喜欢这项民间技艺的学生,从而使这门民族艺术明珠永放独特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