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7月11日 >>02版:二版


奏响富民和谐曲
——夏河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7月1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纪赟

  近年来,夏河县紧紧围绕州委实施“五大战略”、建设“五大甘南”的安排部署,紧扣“十二五”规划目标,以“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县”为总体目标,按照“项目栽桩、资金整合、培养典型、推动全局”的工作思路,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核心,抢抓发展机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
  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是2002年的5.5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3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完成1.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80元。
产业栽桩稳步推进
项目建设拉动全局
  坚持发展抓项目、抓大项目不动摇。2012年组织实施98个项目,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4亿元。夏河机场、临合高速公路、县城至机场二级公路、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工程等12个州庆重点项目和献礼工程完成投资20.36亿元。安多畜牧园区、安多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区、雪顿牦牛奶生产线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草畜产品产业化链条不断完善,天然气加气站项目完成了征地工作。县上组织参加西安、深圳等地商贸洽谈会;借助“双联”平台,开展了“百家企业夏河行”活动,年内签约各类项目37个,签约资金13.7亿元,到位资金2.6亿元。
农牧业发展强劲
农牧民腰包渐鼓
  该县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揽全局,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培育主导产业为重点,“农牧互补”“一特四化”等增收措施扎实推进。2012年“双联”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各种渠道,争取贷款2533万元,切实解决了产业发展资金筹措难问题。围绕雪顿乳业生产线、安多畜牧园区肉制品加工生产线,建成牦牛、藏羊养殖试点村49个、联户牧场12个,发展专业合作社78个、养殖专业户4320户,全县牲畜暖棚数量达到1908座,养殖各类牲畜54万余头(只),落实资金1655万元。开展政策性牛羊保险工作,承保牲畜38.3万头(只)。积极开展劳务输转及各类种植、养殖技术培训4731人,劳务输转771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602万元,全年脱贫6900人,减贫率达25%。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目前,全县新农村建设、供热工程及城区道路与排水、污水处理、天然气等项目全面完成,城市面貌不断改善。2011年,完成新改建农牧村通达公路65条276.7公里,铺筑通畅公路18条164公里,率先在全州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实施供热工程及城区道路与排水、污水处理、天然气、供水改扩建、路灯改造、殡仪馆改造等项目,对县城及部分乡镇118幢5.4万平方米建筑物进行了风貌改造;开展了25处安居工程,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14.8平方米;建设廉租住房和易地搬迁、棚户区改造1887套7.2万平方米;投资2920万元,对4100户农牧村危房进行了改造。全面实施了以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为主的游牧民定居、易地搬迁等项目,累计有2323户13138名农牧民群众实现了集中定居。大力实施退牧还草、禁牧休牧、“三化”草场治理、荒山造林、“天保”工程等建设项目,综合治理退化草场331万亩,森林管护72.2万亩,封山育林5.2万亩,退耕还林还草3.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9.8%。
旅游配套设施完善
旅游服务不断跟进
  2012年,该县投入资金5135万元对土门关至桑科景区旅游文化长廊建设,沿线景区内的道路、供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寺院北路建设项目、县城大夏河景观带项目、滨河路建设项目基本完工,完成投资8662万元;拉卜楞民俗风情步行街一期工程顺利实施,累计完成投资3200万元。大夏河县城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桑科景区改造提升项目、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工程、白云生态园、阿杂喇藏家接待中心、达宗湖景区、熊猫沟景区建设项目以及王格尔塘至桑科草原景区道路沿线重点旅游村镇民族特色化风貌改造工程进展顺利。以拉卜楞寺为轴一点三线16个景点的基础设施、接待能力、服务水平不断改善,旅游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工作逐年开展,藏家乐建设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12年来,夏河县累计接待游客414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近6亿。
推进文化项目建设
打造民族文化强县
  夏河县紧紧围绕“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任务,深入贯彻实施“文化撑州”战略,全力实施旅游产业二次创业,推出了“世界藏学府,中国拉卜楞”文化旅游品牌。2012年,该县以州庆重点项目、拉卜楞文化产业园区、摩尼宝文化展示中心建设等重点项目,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文化保护力度,充分挖掘和整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并以拉卜楞文化为龙头,培养民族文化工作者队伍,努力开发地域特色文化,改扩建重要景点的基础设施,同时树立绿色、生态的新理念,着力塑造夏河生态旅游新形象。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