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空
绿林情 前不久,与朋友相约去大西北旅行。在沉寂的戈壁滩上,一簇簇红柳把根植入大地深处,吸吮着盐碱中的层层苦涩,悄无声息地繁衍着生命,酝酿着绿洲之梦。执著的红柳,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忍不住回头凝望,努力追寻荒凉中那份久违的生机和力量。那一刻,我不由自主地怀念起心中的那片小树林…… 小时侯,在我家附近有一片小树林,朝披晨曦,夕挂彩霞,用优美的姿态展示着生命的风采。小伙伴们都喜欢到那里去玩。春天,小树林一片嫩绿,鸟儿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忙着筑窝垒巢,那儿便成了我们张网捕鸟的乐园。夏天一到,葱郁的小树林又成了纳凉的好去处。小伙伴们在那里一边听知了唱歌,一边尽情嬉戏。有时候玩疯了,大人不叫上几遍是回不了家的。秋天,小树林不再丰腴,树叶渐稀,但树上的累累果实总会让我们垂涎三尺,免不了爬树偷吃,还不忘在荷包里藏上两个带回家。寒冷的冬天,小树林显得格外寂寞。直到下雪时,这里才会重新热闹起来,我们会不约而同跑去那里堆雪人、打雪仗,好不欢愉。 后来,我上中学了,寄住在学校,很少回家。第二年夏天,家乡干旱,我回家后意外得知,那片曾经给我们留下太多甜蜜记忆的小树林,被人玩火时给烧毁了。从此,那片小树林成了我永恒不变的怀念。 长大后,我进城了。当我走在混凝土铺砌的街道,面对着漫天飞扬的尘土、刺鼻的酸雨和灰蒙蒙的天空;当我得知某些地区为了拉动GDP的增长,不惜破坏环境,以致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气温飙升、冰峰融化、森林退化、沙尘暴扬、水土流失、洪水肆虐、旱灾不断、地震频繁、海啸惊天、酸雨赤潮、臭氧空洞……世界上每天都有140个物种灭绝,森林正在以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地球上12亿人口生活缺水……我就加倍怀念那片小树林。 近年来,面对严峻的生存环境挑战,国家在全国掀起绿色环保宣传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补贴与产业培植相结合政策,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退耕还林建设的积极性,吸引了部分企业和大户投资参与植树造林。前几天,我回了趟老家,惊喜地发现那片被毁坏的小树林又长了起来,郁郁葱葱,一如我梦里的样子。 大自然给了我们惬意的心境,绿色家园带给我们幸福的生活。在水光山色之中,一种热烈而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我们胸中激荡,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信心和力量! 家园梦 年少时,当我们读到“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些诗篇,无不为祖国的锦绣山河而骄傲。在山光水色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李青莲“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仙风道貌,仿佛听到了毛润之“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由衷赞叹。 如今,青山绿水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蓝天白云成为灰天乌云。有人说:“地球有三张名片,一张是矿产,被无序开采而撕裂;一张是土地,被无理开发而弄坏;一张是水,被化工污染而弄脏。”有人这样来形容河水的变质:“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洗衣灌溉,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只能洗洗马桶盖!”。 唐代名相陆贽曰:“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法国大作家雨果也曾经说过:“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遗憾的是,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造福自己的同时,也在祸害着自己。我们为了一己私欲,常常违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甚至不惜撼动子孙生存的根基,去伐木毁林、移山填谷、围海造田、竭泽而渔……为了拉动GDP增长,大力发展汽车、石化等重工业及基建业,你追我赶,西方国家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所需的上百年历程,我们以短短二三十年就走过。于是,煤烟型、石油型、混合型、特殊型等西方人经历过的空气污染,又在中国大城市群的天际线间百气齐放……我国有一半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标准,素以水草丰美著称的呼伦贝尔草原沙化面积达到23%,曾经美丽富饶的黄土高原到处是荒山秃岭、沟壑纵横,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已成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北有沙尘暴,南有灰霾天”是人类破坏环境的恶果。 环保面前,我们唯有携手并肩,发扬“一分钱”从小事做起精神,爱护一草一木,珍惜一滴水一度电……让无数个微不足道的“一”汇聚到一起,成为一根根巨大的立柱,支撑起澄澈的乾坤,让美丽的自然带给我们和美的生活。这,就是我的绿色家园梦,也是天下所有人共同的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