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来,我州把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作为统揽基层党建工作的总抓手,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创新载体、狠抓落实,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各领域全方位推进,实现了“四新”目标。 组织领导得到新加强。按照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有关要求,各级党组织始终把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强化各党组织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建立了县市委常委和副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形成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推动了各项重点任务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的有效落实。 重点工作实现新推进。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各级党委从组织设置、职责任务、工作运行等方面作出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具体化,并将规范化建设列入2013年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体系。深化“三联四问五制”工作法,建立健全“五包双承诺”工作机制,建立了相关工作台账,延伸了党组织触角,全州组建农牧村党小组2212个,党员自管小组2207个,967名乡镇领导干部联系了664个行政村并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5886名干部确定了2960个村民小组,实现领导驻村、干部包组、党员联户全覆盖。实施乡镇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各县市制定下发了《乡镇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通过干部在线学习、个人自学、帮带促学、藏汉“双语”培训等方式,大力加强学习型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基层保障水平,各县市将提高村组干部报酬、离任村干部和老党员生活补贴列入201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并完善有关考核办法,提高补贴标准,按时足额发放,调动了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同时,多方面筹措资金,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加大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力度。 后进整改取得新成效。结合各领域党建工作的不同特点,围绕农牧村打造发展型、社区打造服务型、机关事业单位打造效能型、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打造创新型、学校打造活力型的基层党建工作思路,突出“抓书记、强班子,抓发展、明思路,抓覆盖、建组织,抓规范、建制度,抓阵地、建场所,抓保障、增投入”六项措施,通过党员领导联系点、选派干部进村帮建、工作组驻村帮扶、组工干部“包县联乡抓村帮户”和建立“问题”台帐、实行“销号”管理,加大对后进党组织的整改提升力度,使后进整顿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迭部县委下发了《关于县级领导联系后进党组织的通知》,推行了“四联系四整改”工作制度,使全县后进整顿工作强力推进。 工作亮点有了新凸显。各县市积极探索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模式,不断创新组织设置、工作手段和活动载体,为促进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切实找准了开展活动与发挥作用的结合点,形成了各领域基层党建科学工作格局。舟曲县在劳务输出相对集中的福建、新疆等地成立临时党支部7个,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作用发挥难的问题。夏河县强化村民小组工作力量建设,全面推行自然村工作议事制度,为每个自然村每年解决办公经费1000元,健全了村民小组党小组、治安联防分队和党员自管小组,将基层工作力量延伸到了社会神经的最末梢。临潭县出台了《临潭县中小学校贯彻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相关规定》,明确了学校党支部及书记、校长职责,对议事范围、议事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研究确立了“三定四议五监督”议事规则,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参与校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宫文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