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晓辉
临潭史悠久,秦汉就有建置,自古就是陇右汉、回、藏多民族的聚居,农牧工商交融过渡的中心区,是唐蕃古道上的要冲地段,史称“进藏门户”、“边备要地”,孕育了“茶马互市”等人文胜迹。 底蕴丰厚的人文景观 地灵而人杰,厚德以载物。临潭已发现并开发的古文化遗址二十多处,最有代表性的是磨沟仰韶文化遗址,另有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遗址,都具有较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从大量的文物古迹中可知,早在五千多年前,临潭的先民们就耕作、繁衍、生息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着灿烂的远古文化。从秦汉统一到明清的靖边屯垦,历史的印迹遍布全县。 新城历史悠久,早在北魏就筑有卫城,至明洪武十二年,平西侯沐英、大都督金朝兴取洮州后,在此修筑新城,遂置洮州卫。新城依山而筑,东北高而西南低。城周长4390米,高9.9米,基宽1.92米,护城池深5米,宽4米,雉堞2050个,四面设城门,上建碉楼,四门均有瓮城,又有水西门一个,城西北、东北山上建有烽火墩,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临潭境内的古城堡、古寨近70多处,古烽墩达100余处,还有许多古关隘、古边墙等。 位于新城的城隍庙已有1200年的历史,原为北宋吐蕃角厮罗首领“鬼章王”的官邸,元代为忽必烈南下攻取云南大理时行宫,俗称“鞑王金銮殿”。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在朱德、徐向前等率领下长征进驻新城,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同时召开了由朱德主持的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朱德同志在这里作了整军报告,并下达了北进的命令。 历史创造了洮州大地的灿烂,洮州人为历史书写了辉煌。临潭诞生和养育了号称“万人敌”的唐代中兴名将西郡王李晟。唐太宗大历三年,李晟以少胜多,以谋制胜,生擒叛军首领。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李晟奉命平叛救驾成功,收复长安。遂拜李晟为司徒中书令,改封西平郡王。 李朔,李晟第八子,好骑善射,颇有谋略,也是中兴唐室的一代名将。众所周知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奇袭取胜之范例、小学语文课本上《李朔雪夜入蔡州》,讲的就是他的故事。 侯显,明代外交家,曾出使尼泊尔、孟加拉、印度、不丹锡金等国。晚年归乡,主持修建了叶尔哇佛教寺院(今流顺侯家寺),授该寺世袭僧纲和国师。 陈钟秀,清代著名诗人,著有《味雪诗存》四卷。他在《洮州竹枝词》中,描绘了洮州风情,给人以亲切真实和山川秀美的感觉。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他的《西北考察日记》中写到:“民国二十七年五月二十六……克家出陈辉山《味雪诗存》原稿见示。陈氏,本邑人,其《洮州竹枝词》颇能写出此间实况……” 古朴浓郁的洮州民风 悠悠岁月,亘古春秋。临潭是汉、回、藏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几经战乱。就洮州汉族而言,明代是洮州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明初,朝迁下令,将南京、安徽、江苏的汉人迁来洮州屯田,史载:“移京无地农民35000户于诸卫所。”洮州百姓至今说,其祖先是从南京贮丝巷迁来的,每年春节闹社火时首先就唱:“正月来里是新年,我的老家在江南,自从来到洮州地,另有天地非人间。”洮州汉族妇女的头饰、衣着,至今仍保留着江南遗风。临潭,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区,除汉、回、藏传统的节日以外,还有许多独行于此的民间传统的节日庆典活动,而这些民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无不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相联系。 新城端午节迎神赛会始于15世纪中叶,至今已有600年历史,它源于洮州各地尊为“龙神”的常遇春等18位明初开国将领。端午节迎神赛会活动,一般分三天进行。第一天叫“跑佛爷”,各路“龙神”于当天来到城郊,举行“献羊”仪式,下午集中举行“降香”,然后各处抬起神轿竞跑,以最先到达隍庙大殿入座者为胜。第二天叫“踩”,各路“龙神”张起全副銮驾、仪仗等上街缓缓游行,百姓夹道鸣炮焚香。第三天称“上山”。于拂晓时分,各路“龙神”登临城西北朵山禳雹祛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实这些是在重演当年将帅率领麾下攻城的事迹:头天表示兵临城下,各将帅奋勇杀敌,一举攻入城中,守城敌军望风披靡。第二天,表示视察城防,宣示军威,捕剿余孽,安抚民众。第三日,拂晓闻报敌情,于是登高视察,准备迎敌。 临潭县旧城地区元宵节万人拔河赛(当地人称扯绳),是从我国古代沿袭下来的一种古老、盛大的游戏。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附近乡镇的各族百姓赶往县城,参加声势浩大的“万人扯绳赛”,这一体育活动距今已有62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沐英率兵讨蕃至洮州,部下多为江淮人,唐封《封氏闻见录》云:“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此教战。”当年沐在驻旧城期间,在当地以“拔河”为军中游戏。后遂传入民间,流传至今。它不仅闻名华夏大地,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影响。有诗云:“元宵古城乐纷纷,拔河竞赛登顶峰,一绳万人争胜负,民族团结址年丰。” 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族儿女,从长期的生产、文化活动中,创造孕育了高亢、奔放、野味浓郁又特色鲜明的民间山歌——洮州“花儿”。洮州是“花儿”的故乡,是“花儿”的海洋,遍及全县的63处庙会,无一不是“花儿”最大的赛场。而“花儿”最大的赛场当属冶力关地区的莲花山。每年农历六月,附近三地(临夏、定西、甘南)七县的数万名男女老少、各族群众云集莲花山上,尽展歌喉,引亢高歌,歌唱对新生活的希望,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 临潭古迹引人入胜,自然风光更令人心旷神怡,其“朵山玉笋、玉兔临风、石门金锁、洮水流珠、西凤烟云、冶海冰图、莲峰耸秀、石峡飞瀑”等景观,驰名陇上,有“洮州八景”之称。境内北部的冶力关植被茂盛,风景旖旎。经百里长河冶木峡(西峡),此峡有九十九道弯,峡两岸有大片自然森林。进入黄捻子景区,一路浓荫,一路水清,一路花香,鸟声不绝,香气扑鼻。山泉叮咚,溪流淙淙。春天,这里山林葱翠,空气鲜洁;盛夏,浓荫乍地,幽静清凉,蝉声欢鸣,空气湿润;晚秋,层林尽染,野果累累,可观可食,美不胜收。临潭县八角乡与冶力关乡交界处,有一高山湖泊,称冶海,民间又称常爷池。湖水总面积750亩,位于海拔2610米的山顶峡谷中。水源从八角乡石门河注入,无出口,有地下暗流从冶力关乡北部山腰涌出。湖水呈深绿色,清澄如镜,水位大旱不减,大涝不溢,湖边浅水处有小鲵(当地称娃娃鱼)栖息。当地群众自古以来将此湖视为圣湖,怀着敬畏的心情朝拜煨桑。 知是龙宫多妙手,故教呈出待人题。最为神奇的是冶海冰图。每至冬季,湖水结冰如镜,冰面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图案。有寓意深刻的抽象画,也有栩栩如生的图象,有的如宇宙星球组合,有的如神秘飞行物,有玉盘托宝,也有天女散花,有华灯放彩、明珠闪耀,也有宝塔楼宇,杯盘陈列,凡世间万物,山川树木奇花异卉,人物牛羊珍禽异兽,只要你有耐心,均可对号入座,自然造化,妙不可言。 千年睡佛景观在冶力关镇南。是由东西走向的长约十华里的山体形成。他足东头西仰卧于相对高度近400米的山颠。足腿、胸腹、面目轮廓清晰,姿态舒展魁梧,面容神态安详。身着黛中泛黄的长袍,足蹬靴子。这尊睡佛完全是大自然的造化,没有任何人工雕饰。看神态似在仰面朝天闭目养神,其神形在晨羲霞光中犹为逼真,月光中更是形神兼备。 赤壁幽谷在冶力关镇西五公里处。这是造物主在冶力关风景区一片撩人的翠绿中别出心裁的褐色世界,特意在四周或浓或淡的遮覆中突生出裸露山岩,别有洞天。赤如其装,壁似其胴,但他不是娴淑羞涩的少女,却是与神佛鬼怪,狮虎蟒蛇相连接的泼壁野谷。赤壁幽谷前临冶木河,尾部在东西曲回中伸向北面的白石山中。深达20公里.谷底一款小溪,两壁全是禇红色的沙砾岩体。千万年的风雨侵蚀使两壁生成了千奇百怪的形状。有的像用山石裁成的红色屏风;有的像狮虎出山,蹬石嘶吼;有的像僧人停峭壁诵经,衣揽山岚;有的如蟒蛇腾挪,身形各异。 异军突起的旅游事业 得天独厚的人文古迹和自然景观为今天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临潭县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省、州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县旅游产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乘势而上,异军突起,方兴未艾。实施各类旅游重点建设项目24项,总投资8.2亿,完成投资5.5亿,冶峡隧道及接线工程、甘肃省信用社冶力关接待中心、冶力关体育中心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冶海户外游乐园仿真训练基地建成投入使用;三星级宾馆2处。投资700多万对冶力关关街村、池沟村农家乐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农家乐200户以上。组织参加了第十八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和甘南州新年赴京感恩汇报文艺演出、第二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活动,赴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高端客源市场开展宣传推介活动。该县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拔河协会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拔河运动训练基地”,关街村成功申报为“甘肃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县共接待游客71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2.9亿元,分别增长26%和35%。有着“山水冶力关,生态大观园”之称的冶力关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海拔2219—3926米、年平均气温5.1—6.7之间,气候温暖湿润,凉爽宜人。2012年,先后成功举办了第五届洮州民俗文化节、2012“冶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暨第四届甘肃?临潭拔河节、第二届“冶力关杯”摄影大奖赛、第十五届花儿大奖赛、第三届大象拔河(押架)赛、临潭县民俗文化展暨经贸洽谈等一系列重大节庆活动。有力提升了临潭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催热了临潭旅游市场。特别是2012“冶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暨第四届甘肃·临潭拔河节活动期间,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原党组书记、国家奥委会副主席李志坚,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司长、中国拔河协会主席郭建军及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玉琴、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郝远及甘南州四大班子领导出席了活动,来自浙江巨化集团、重庆钢铁集团、蒙古、爱尔兰、荷兰等17支代表队的17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中国体育报、新华社甘肃分社、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人民网、腾讯旅游网等60多家媒体参会并报道了活动盛况。 风光醉游人,寻梦香巴拉。除了秀美的风景和名胜古迹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时刻散放着它特有的魅力。已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万人拔河”活动,蜚声海内外的洮岷“花儿”,源远流长的新城端午节“赛神会”,以及江淮遗风等独具魅力的洮州民俗风情,无不诉说着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勤劳和质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