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县店子乡李岐村是一个座落在绿山环抱中的小村庄,怡人的景色使人不禁想起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但7月22日清晨,发生在岷县、漳县的6.6级地震,使原本宁静祥和的村庄陷入了恐惧和焦虑之中。村里97户群众的房屋在地震中不同程度受损,重者房梁损毁、房顶坍陷,轻者墙壁裂缝、墙体移位,为村民的生命财产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 26日,当记者赶到受灾现场时,全村97户、432人已安全搬迁到李岐山村小学、群众场院等3个安置点的90顶救灾帐篷中。上小学三年级的朱庆花一家就住在安置点的第一顶帐篷中。因为救灾物资有限,每一顶救灾帐篷中不能配备多余的桌椅,朱庆花就把简易板床当作椅子,把叠得整整齐齐的被褥当作桌子,趴在上面认真地写着暑假作业。她母亲说:“地震发生时,我正在院子里打扫,突然感觉一阵眩晕,眼前房屋晃动,窗户玻璃哐啷啷直响,立在墙角的农具全都倒地。我意识到可能是地震了,便飞快跑到厢房把熟睡的两个孩子用被子一裹抱到院里。第二天,为了避开可能再次发生危险,全村群众在省地质勘察队专家的建议下,搬到了现在的安置点。搬迁中,县、乡干部及时赶来,平整场地,为我们搭建救灾帐篷、安装烧水锅炉、分发被褥和食物、拉电、拉水,非常辛苦。虽然这里条件没有家里好,但我们住得安心,再也不用担心危险再次发生了。” 记者来到距离李岐山村小学不远的第二处安置点,看到身穿警服和白大褂的工作人员都在忙碌,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是乡派出所的民警和卫生院的大夫。村里的村民告诉记者,地震发生第二天,这些民警和医疗卫生人员就来到了他们身边,与大家一起同吃同住。晚上他们都休息了,民警们还要轮流在村子和安置点巡逻,以防次生灾害发生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医疗卫生人员每天对安置点进行三次防疫消杀工作,为安置点群众及时发放预防感冒药物。“灾难虽然发生了,但政府全方位贴心照顾我们的生活,我们感到很温暖……”村干部感慨地说。 地震发生以后,省国土资源厅安排省地质三勘院组成排查组,对临潭县震后地质灾害发生及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详细排查,发现李岐山山体下陷下滑严重,山体上缘有约长120米的裂缝,山体随时有滑坡的可能,县国土资源局已组织人员对山体滑坡区域拉起警戒线,设立警示牌,并由乡政府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增加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做好地质灾害监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