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芳
盛夏时节,漫步在碌曲草原,宽敞的柏油马路,漂亮的广场,整齐划一的游牧民定居点,校园里琅琅的书声……无不诉说着这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碌曲县大力实施“牧业稳县”战略,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在深化牧区改革的同时,大力实施“牧业稳县”战略,不断强化畜牧业基础地位,使全县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10年以来,全县24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一特四化”工作,培育牦牛、藏羊、奶牛繁育专业户1698户,建设联户牧场15个,牛羊育肥小区8个,组织专业合作社26个,成立贫困村互助协会8个。全力建设农牧业“七大基地”,目前,建设青稞良种基地2万亩,油菜良种基地7200亩,冷杉苗木基地185亩,藏药材种植基地400亩,蔬菜大棚32个。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创造劳务收入1588万元。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草场承包前的650元达到2012年的4368元,广大农牧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深化牧区改革带来的实惠。 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水电开发进展顺利,洮河7座梯级电站开发中,阿拉山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多松多一、二级水电站及西仓电站、大庄、县城、吾乎扎水电站开发建设项目中,已建成发电的电站有4座,装机容量达到2.4万千瓦,年发电2.3亿度。黄金生产完成年度任务,全年生产黄金1500公斤。成立了碌曲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财政注资2040万元,为产业发展拓宽了融资渠道。加强畜产品龙头企业建设,已经完成碌曲大河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冷鲜肉分级分割小包装生产线改扩建、国家牛羊肉储备库、碌曲达旺生态食品有限公司蕨麻猪特色养殖加工生产、洮源藏药有限公司羊胎粉加工生产线和碌曲县综合交易市场等5个产业项目的前期工作。 大力实施“旅游富县”战略,培植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2005年郎木寺镇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魅力名镇二十强”,成为西北五省入选的唯一一个名镇。2011年以来,为扩大碌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投资300多万元编排了大型歌舞剧《碌曲神韵》;投资180万元拍摄了数字电影《云中的郎木寺》,使碌曲县的对外知名度不断提高,全县旅游业年平均增幅达15.32%。鼓励农牧民兴办“牧家乐”、“藏家乐”,争取尕海湖、贡巴等地自驾游宿营地建设,积极推进郎木寺美食一条街建设,努力将则岔村打造成集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旅游新牧村。 大力实施“生态美县”战略,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先后在实施牧区开发示范工程,草场综合治理建设、禁牧休牧政策等项目建设的基础上,以全力打造旅游生态县为契机,出台了《碌曲县严禁采挖药材的决定》;针对在尕海湿地28020公顷的核心区内,仍生活着171户890名牧民的实际,该县于2008年以来通过实施易地搬迁游牧民定居点建设项目,实施整村搬迁。实施了总投资1146万元的“尕海湿地保护建设工程项目”及中欧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尕尔娘退化湿地恢复项目。经过层层争取和申报,2011年9月成功申报为国际重要湿地,成为全球第1975块、我国第41块、我省首块国际重要湿地。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实施,兑现集体林补偿资金54万元。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工作通过省级验收。郎木寺国家级生态乡镇已通过省级评审,全县水电企业在全州率先实现了生态流量在线监控。通过点面结合的形式,加大草原和重要水源生态功能区生态综合保护与建设,县域生态得到了空前的保护与恢复,前几年干涸的溪流和泉水,有60%的重新恢复涓涓流水。 民生工作扎实深入,奠定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十一五”期间共投入民生资金4.84亿元,实施民生项目176个,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