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8月02日 >>01版:一版


乡村美景入画来
记者 张成芳 张继元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8月0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溪水、清新的空气、满眼的绿色;一座座蔬菜大棚里焕发着蓬勃生机,一个个宽敞整洁的养殖大棚里牛肥羊壮……这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美丽画卷是夏河县王格尔塘镇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七月盛夏,记者走进王格尔塘镇,绿树环绕的村庄,扑面而来的凉风,真切感受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王格尔塘镇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全面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镇面貌显著改观,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这仅仅是我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真实缩影。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把生产发展上去,要让农牧民的腰包鼓起来。近几年,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王格尔塘镇重点加强民族特色产业与绿色畜牧业等产业的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成立各种合作社6个,发展藏家乐3个,建成蔬菜大棚8座,并积极探索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打造绿色畜牧品牌,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处。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合作社现有养殖大棚20座,年出栏牛150头、羊1000只,年纯利润在40万元以上。今年,合作社100多户社员每户都获得了5万元的双联惠农货款,给合作社注入了100万元的发展资金,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增添了更加强大的动力。
  整治农村面貌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王格尔塘镇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危房改造现已覆盖6个行政村,风貌改造已基本完成,实现了绿在村庄、美在院落。“户户通”工程的实施,使37个自然村通了电、水、路,彻底改善了群众用电难、吃水难、行路难。同时,对在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生活的农牧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现已完成易地搬迁51户,实现了搬迁农牧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的目的,对暂时没有搬迁的群众正在规划,对不愿意搬迁的将进一步劝导和动员。
  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群众的追求和渴望。王格尔塘镇积极响应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号召,每个行政村都建了农家书屋,每个自然村都建有集体活动场所。节假日,村民们齐聚一堂,载歌载舞,处处充满了欢歌笑语,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该镇还投资84万元建设600平方米的王格尔塘敬老院,现落实资金50万元,工程已完成主体建设,让老人们“老有所居,老有所乐”。今年,该镇正在积极筹建各行政村的文化广场,让农牧民学习、锻炼融为一体,提升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真正享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成果。
  在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帮助下,王格尔塘镇群众的思想开放了,过去只养几只羊、几头牛、几头猪来解决温饱。如今,积极组建各种合作社,让村民共同致富。农牧民发展致富没资金,双联惠农贷款来帮忙;做生意没本钱,互助金来解决,农牧民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越过越幸福。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