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8月02日 >>02版:二版


家园毁了希望还在
记者 苗娟娟 徐晓倩 张继元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8月0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7·22”地震发生后,持续多天的阴雨天气给抗震救灾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到了29日,天终于放晴了。
  走在新石公路上,路旁的油菜花开得正艳,金黄麦地里影影绰绰地看见忙着收割的群众。如果不是遇到塌方路段,谁也不会想到,在几天前的地震中,这里的群众受到惊吓,财产受到损失。新石公路在地震中路基塌方近20处,滑坡3处。最严重的路段塌方土石近5000余立方米,在州、县交通局和乡村干部的组织下,三台挖掘机奋力工作三天,才将石门乡和外界的主要通道新石公路打通,使送往受灾地区卓尼藏巴哇乡、洮砚乡的物资能更快、更安全的到达。
  阳光下,石门乡正在修建的群众文化广场特别醒目。广场四周已经装上了漂亮的铁艺围栏,一角的亭子上琉璃瓦色彩鲜艳,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几个工人正在广场上安装蓝球架和健身器材。“地震后,我们停了几天工,乘着天晴要抓紧时间把耽误的工期补回来。”从占旗河村来这里打工的李永平说。
  石门乡大河桥村住房大多依山而建,村民王尚勇家的的两间偏房在地震中倒塌,当时还在兰州打工的他一听到这个消息,当天赶回家,没顾上休息就和两个儿子在另一处平地重修偏房。王尚勇84岁的父亲是名老红军,老人家也不闲着,忙着给前来帮忙的乡亲们端茶倒水,他说:“比起岷县那些失去亲人的群众,我们已经很好了。只要人在,房子倒了还能修起来。灾难发生了,我们自己也要行动起来,不能光靠国家救助。”说这些话时,老红军眼里透出特有的坚毅和乐观。
  的确,地震面前不乏坚强。地震中,石门乡大河桥村村民王玉成家的堂屋后墙倒塌,巨大的冲击力把两侧厢房的墙也推倒了,房子变成了危房。事后,乡上干部立即赶来帮他家抢搬财产,搭建救灾帐篷,还送来了500元慰问金。他的女儿王菊香说:“今天天终于放晴了,我和妈妈准备去地里割庄稼,地里成熟的麦子、青稞、小豆可不等人。现在路也修通了,爸爸和爷爷准备去城里进些货物,好让我们的小卖部再开起来。"孩子脸上的笑容让我们坚信通过辛勤的劳动,不久的将来,她们一定会有一个更漂亮、更温暖的家。
  石门乡政府负责人说:“如果不是地震,地里已经熟透的庄稼早该收割打碾了。地震发生之后,由党员、群众自发组织的党员突击队和应急分队一直忙着调查核实灾情,慰问受灾群众,现在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我们要赶快把受损房屋修补起来,把地里耽误的农时补回来,不让群众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下一步,除了尽快修复群众的受损房屋,能让他们安全安心地过冬,我们还要把损毁的河堤、水渠、村道修好,保证生产不受影响。维修养殖大棚、文化广场修建工作也不能放松……”
  家园毁了,但希望还在,梦想还在。美好幸福的生活还会继续:新修的广场上孩子们已经打起了乒乓球;刚收割的麦子整齐地码成垛安放在远处的地头;树荫下,顶着花头巾的老阿婆和左邻右舍拉着家常;农家墙头上红色的豌豆花正顺着竹竿奋力地向上攀爬……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