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慧
“7·22”地震致使我州卓尼、迭部、临潭、舟曲等县的几十个乡镇受灾。这从天而降的灾祸,再一次侵袭了刚刚走出舟曲泥石流灾害阴影的甘南人民。 在满目苍夷的灾区,大家动起来了,各级党政组织、机关干部、武警部队和广大群众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在统一安排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救灾工作:交通部门调配重型机械清除山体滑坡和公路上的层层落石;民政部门的支援帐篷、棉被、大米、食用油、饮用水等物资到位;卫生系统配备专业人员开展救治和防疫工作;地质部门开始隐患排查和次生灾害防治……震后三天,“房子没了,家还在”的信念,鼓励着广大干部群众。 “必须把抢救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把安置受灾群众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从来都是政府应急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我们知道,即使没有人员死亡,灾区群众所承受的压力依然是超乎寻常的,而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现出的救援、支持与关注,正是广大老百姓对国家这一概念最朴实的理解。信息的全面及时公开,更体现政府在灾难面前的责任和自信:地震发生后,甘南州各主流媒体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报道灾情,各县乡连续不断上报动态信息,媒体在报道救灾的同时真实公布灾情,报纸、电视、网站没有懈怠,及时、权威、客观地进行着关于地震的信息沟通和发布,各部门上下联动,持续更新灾区情况。舆情的公开,有效避免了公众在灾难面前产生的极度恐慌,危机面前的谣言和猜疑得到了抑制,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正是建立在政府的有效作为和正向引导之上。 灾难带来不可计量的损失和伤痛,同时灾难也是对政府公信力和民众自救力的双重考量,它全面考验一个成熟的、有能力的国家和民众在危机事件中的整体反应,同时灾难也让我们明白:在困难面前,全社会的有效配合与支持,才是战胜困难最强大的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