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8月05日 >>03版:三版


我们也要接受孩子的教育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8月05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南在南方

  薯片和牛肉干是儿子喜欢的,百吃不厌,经常藏起来,或抱在怀里。他说,要想起来就能吃,一醒来就能吃。
  我跟他说,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情。他问,什么是分享?我说,就是把喜欢的食物拿出来,跟爸妈一起吃,跟小伙伴一起吃。他说,我喜欢自个儿吃,谁谁谁吃东西都不给我吃……我又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他依然不改。
  正好那阵子他换牙,我对他说起一句老话:众人吃,喷喷香;一人吃,烂牙床。把他掉牙与吃独食联系起来了。这一招起了作用,因为他觉得牙齿掉了很难看,于是,不藏食物了。
  可换牙继续,他委屈地说:“我没有偷吃啊?”看他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就把换牙的真相告诉他,并表扬他是个大方的孩子,说懂得分享的孩子人见人爱。
  自此,他好像懂得了分享,至少不再把喜欢的食物藏起来。
  有一天我在家里招待朋友,酒过三巡后,儿子忽然跑进房间抱出来一瓶酒。那是一瓶放了近十年的酒,此前我跟他说过,这瓶酒很珍贵。
  他把酒放在桌上说:“爸,这是瓶好酒吧?”我说:“是啊。”他说:“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
  这让我有点脸红。朋友一开始不肯让我打开这酒,当听了我和儿子有关分享的事情后,不再阻止……
  想一想,当我们要求孩子不自私时,自己是否做到了真正的慷慨?
  儿子在草坪上奔跑,我喊他回来,说:“小草有生命,你这样会把小草踩痛的。”他问:“那草怎么不喊痛啊?”我说:“小草不会说话。不仅小草,小鱼也不会说话,但它们都是生命,不要伤害它们。”他似懂非懂地点头。
  家里的下水道堵了,我用了各种法子都没有通好。后来就去菜市场买了几条泥鳅,准备派它们去疏通下水道。儿子见了泥鳅,要我把它们养起来。我哄他说,先让泥鳅去办事,等它们把水管弄通了,就给你养着。他想了想答应了。当然泥鳅一去不复返,下水道也通了。儿子就站在下水道那里,等泥鳅出来。他问我:“爸爸,泥鳅还没有下班?”我说:“没呢。”他说:“几点下班?”我说:“七点。”他想了想,就玩别的去了。晚上《新闻联播》开始时,他一下就冲到下水道那里,说:“泥鳅下班了!”等了很久,泥鳅没有回来,他就哭了,说:“天黑了,它们看得见吗?”我说泥鳅不会回来了。他说:“泥鳅去哪里了?”
  我的心就那么一动。我知道泥鳅去了哪里,可我没有像他一样关心泥鳅的命运。
  他看着我。我再一次骗了他,说:“泥鳅可能今天要加班,明天早上就会回来的。”他说:“是不是出差了?”我说:“是出差了,明天早上一定会回来的。”
  他这才止住了哭。第二天我早早地去买了几条泥鳅回来。他高兴了,但是却发现了问题,说:“这不是昨天的泥鳅,昨天的大,今天的小。”他问:“它们去了哪里?”
  我无法再编故事,只好告诉他这些泥鳅的确切去处。他问:“那你为什么不爱惜,它们是有生命的啊!”我无言以对。
       (摘自《37°女人》)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