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8月15日 >>01版:一版


齐心协力绘蓝图
——夏河6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8月15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毛辉成

  建州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夏河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夏河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到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3亿元,呈现出经济加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安定的可喜局面。
农牧经济稳步发展
  建州初期,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0元,改革开放以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是建国60年来最大的时期。1998年达1144元,比1978年人均增加1014元,增长了7.8倍,平均每年增长11.48%,比1988年人均增加719元,平均每年增长10.41%;1988年425元,10年人均增加719元,增长1.69倍;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707元,比1978年人均增加3577元,增长了28.5倍。
  2008年夏河县被列入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县以来,确定了拉卜楞镇麻莲滩村等11个新农村试点项目村,累计投入资金1.97亿元。新农村建设项目立足于改善试点村基础设施,着力于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产,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项目建设亮点纷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重点实施了交通、能源、市政、水电、基层政权、社会事业等项目603个,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0.9亿元,成为夏河历史上建设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时期。令全州人民期待已久的夏河机场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9200万元,将于8月中旬州庆前通航;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夏河段)建设项目,如期完成了征地、衔接及协调等相关工作,累计完成投资98147万元;夏河至阿木去乎(夏河机场)二级公路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8亿元;夏同公路建设项目,已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该项目可研报告已批复,将于近期破土动工。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长期以来,工业始终是夏河县经济发展的短板,制约着经济的全面发展。建州初期,该县工业总产值仅为601万元,现代工业一片空白。改革开放后,该县工业生产在调整、改革、稳定中持续高速发展。2012年,工业增加值达30824万元,同比增长了28.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5125万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9%,对全部工业的贡献率为61%,产销率达97.5%。
  截至2012年底,雪顿乳业项目完成投资7200万元;安多畜牧园区完成投资5694万元;天然气加气站项目完成了征地工作;安顺、和平桥、阿一山3座水电站完成投资1026万元;全年生产黄金236千克,发电1.04亿度,生产鲜冻牛羊肉1100吨;实现工业增加值3.3亿元;开展了“百家企业夏河行”活动,年内签约各类项目37个,签约资金13.7亿元,到位资金2.6亿元;桑珠德勒商住楼、九甲商贸城、雅鸽塘商贸城、夏翔饭店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基本建成,累计完成投资7250万元。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民生工程扎实稳步推进。夏河县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以保障群众利益为重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安居、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助学、劳动就业、社会事业、扶贫开发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2008年以来,共办理民生实事112件,累计投入资金5.82亿元。着重解决了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饮水难、出行难、住房难、就业难”等突出问题。在全县上下形成人人关注民生、党和政府保障民生的良好氛围。
  广播电视事业协调发展。十七大以来,夏河县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丰富广大农牧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民生工程来抓,使该县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到2012年,全县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农牧民书屋48个,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90%。全县14个乡镇、70个农牧行政村(社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
  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近年来,该县狠抓控辍保学工作,通过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和加强入学后的管理,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全县文盲率下降到2.98%;11所寄宿制小学教学楼及学生宿舍楼已建成;顺利通过国家“两基”验收,全县民族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2012年,全县有各类学校46所,各类学校教职工111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医疗队伍专业化程度日趋提高,随着医疗人员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也随之提高。到2012年,全县有各类卫生机构21所,卫生技术人员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级40人,医师级120人,医士级85人。改革开放以来,该县藏医药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8年,引进了先进的制药设备,藏药品生产工艺得到较大改进,“洁白丸”、“八味沉香散”、“九味石灰花散”被载入国家药典,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为藏医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