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8月19日 >>03版:三版


高考后,别忽视落榜生的心理调适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8月19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洛浦

  悲剧发生,他在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来前死去
  去年8月5日上午,邮递员把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张家寨张国栋的家里。没等邮递员离开,一家人由轻声抽泣到号啕大哭。邮递员纳闷:别人家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都高兴得合不拢嘴,这家人是怎么了?邮递员不知道,就在不久前,张国栋喝农药自杀了!
  张国栋的母亲是村小学教师,父亲是村干部。说起这孩子,大家都为他感到惋惜。张国栋读书时,家里半边墙上贴的全是他得的奖状。村子里,村民们凡是教育自家孩子要好好学习的,均以张国栋为榜样。在大家眼里,这孩子不仅学习好,道德品质也没的说。有一次,他在上学的路上拾到一个黑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几沓百元大钞。他交给老师后,经老师清点,居然有1.8万元之多。这事在村里村外家喻户晓。
  2009年,张国栋考取本市第一中学,这是一所省示范高中,也是本地教学质量最好的高中,全家人甭提多高兴了!开学第一天,父亲和母亲一起送他去报名。路上,母亲殷切地说:“国栋啊,当初我们给你起这个名字,就是要你成为国家的栋梁。如今,全村人都看着你呢,三年后,你要是不上个重点大学,我们的脸都没地儿搁!”母亲说完,父亲接着说:“现在的大学生太多了,不上个名牌大学,读了也是白读,没用!”
  张国栋是个好孩子,他知道父母多年辛苦付出为的是什么。一路上,父母讲的都是上重点、考名牌,他的心理负担更重了。
  能考进市一中的学生,都是全市各中学的佼佼者。在这个学校学习,压力之大、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尽管张国栋非常努力,可是一学期下来,成绩还是由进校时的班级第十名下滑到了中等水平。为此,父母忧心如焚。为让儿子有更多的学习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母亲不让张国栋回家,而是做些他喜欢吃的饭菜亲自送到学校。
  转眼到了高三,每个高三学生都在书山题海中奋战,各科老师也使出浑身解数,不断进行模拟考试,拼命揣摩高考命题方向。长期的题海战加上巨大的心理压力,张国栋扛不住病倒了。老师赶紧通知家长,这节骨眼上,大家谁都不敢大意。
  妈妈把儿子送进医院。看着神情恍惚的儿子,她又心疼又焦急:“国栋啊,还有两个月就要高考了,你千万要挺住啊!功败垂成,多么可惜!这次,你要是考不上重点大学,还不知道别人怎么笑话我们呢!乖孩子,你要快快好起来,为爸妈争口气。”看着儿子憔悴的脸,妈妈想尽量掩饰自己的担心和焦虑,但张国栋还是感觉到了眼前父母灼灼的目光和殷切的期待。
  两个月转眼过去,高考说到就到。
  随着最后一场“大综合”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虽不能说是尘埃落定,但考生的各自命运基本定下了。
  6月底,高考录取分数线在千呼万唤中终于等来,张国栋的手抖得不行,可是算来算去,到底离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还是差了5分,仅仅5分而已!
  张国栋的妈妈已经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了。在张家寨,自己家多少算得上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她和孩子爸爸都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正是由于虚荣心作祟,她像祥林嫂一样不厌其烦地唠叨着:丢人啊,没考上重点大学,丢人啊……
  该吃晚饭了,国栋的妈妈还在唉声叹气地重复着那句话。张国栋没有勇气出来吃饭,他躲在自己房间。父母也没有喊他出来吃饭,饭后他们因为心情不佳早早休息了。当晚,家里死一般寂静。
  张国栋望着窗外,想了很多,想到自己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想到自己不争气丢了父母的面子,还想到一向疼爱自己的母亲今天说出的话……他感到一阵胃疼,想找点药,结果药没找到,他突然想到上午父亲用来治虫的农药。怀着对父母的眷恋和没考上重点大学的内疚,他来到父亲放置农药的地方……
  事情从发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了。身为小学教师的母亲现在想起来,仍然以泪洗面。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教了20年的书,经她教育的孩子有不少考上了好大学,她也曾获得“优秀农村小学教师”称号,可为什么她会是个逼死孩子的失败母亲?
  实际上,不仅是她,许多父母面对高考不理想的孩子都感到茫然:孩子寒窗苦读多年,自己一心盼着孩子金榜题名,可是忽然间灰飞烟灭,如何承受这个打击,又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呢?
高考落榜,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每年高考成绩揭晓,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金榜题名者固然喜悦,然而更多的人因为没考上理想学校而沮丧。高考落榜或者不能上理想大学,是他们人生路上难以承受的失败和挫折,有的落榜生则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不知如何面对未来。
  我们可以这样说,张国栋的母亲是个优秀的小学教师,但是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母亲。在得知孩子没能考取重点大学后,她不仅没有做好孩子的安抚工作,反而雪上加霜地指责孩子,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十分危险的。
  其实,学生高考后的心理调适与高考前的心理调适一样重要,及时引导高考落榜生走出心理阴影,帮助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是非常必要的。落榜生及其家长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用“酸葡萄心理”,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
  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
  猎户的院子里种了好多葡萄。有只狐狸每次见猎户一出门,就来到葡萄架下,希望能吃到葡萄。但是葡萄架太高,它每次都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一天,狐狸饥肠辘辘,再次来到葡萄架下,看到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它垂涎三尺。为了吃上葡萄,它后退几步,憋足了劲,然后猛然跳起,可惜,还是差了一点!几次下来,狐狸累得实在跳不动了,心想:要是掉下一串葡萄就好了!它仰起脖子等,可是等了好长时间,却毫无希望。狐狸叹口气,忽然它笑起来,安慰自己说:“这葡萄又酸又涩,一点也不好吃,送给我我都不吃!”于是,狐狸饿着肚子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心理学家把狐狸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的心理称为“酸葡萄心理”。“酸葡萄心理”是当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时,编造一些理由来自我安慰,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从而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状态中走出来。
高考落榜生可以用这种心理恢复心理平衡,换个角度思考上大学这件事。可以这样想,即便考上名牌大学又怎样,浪费钱不说,将来也不一定就能找个好工作,还不如上职业学校,年限短,花费少,就业市场还广阔。
  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面对无法更改的现实时,都不如灵活调整追求目标,保持良好心态。
  二、重新确立自信,条条道路通罗马
  上大学不是人生唯一出路,没有上过大学,却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大有人在。著名科学家法拉第生于贫寒之家,他连正规的学校都没上过,更不要说大学了,但是他每两年就有一项科研成果问世:在钢中加入微量金属元素就能改变钢的性能;用置换法制得两种碳的氯化物;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感应发电机……在研究电解时还发明了两条定律,后来人们称其为法拉第定律。现在电容的单位叫“法拉(farad)”,就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领域的,个人能力的大小表现在许多方面。落榜生只要扬长避短,重新确立自信,考场上的丑小鸭,在其他地方也许就是白天鹅!身材矮小的拿破仑、耳聋的贝多芬、下肢瘫痪的罗斯福、少年坎坷艰辛的松下幸之助,这些人要么有自身缺陷,要么有家庭缺陷,但最后他们都成了卓越人士,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
  三、停止自责,尽快走出失败的阴影
  有些考生落榜后会非常自责:我为什么那么笨?我没脸见人了!这个时候,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情绪疏导,孩子也要尽快停止自责,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首先,心里难过不妨大哭一场,把所有的忧虑、烦恼、失意全部倾泻出来,以缓解压抑的心理。这种方法叫宣泄法。
  其次,暂时忘记高考和高考分数,到一个能让自己心情好起来的地方,或者参加喜欢的文娱活动,或者出去旅游,让生机盎然的青山绿水来排遣心中忧愁。这种方法叫移情法。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是目标升华法,也就是平时我们讲的“化悲痛为力量”。
  希腊著名雄辩家狄摩西尼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他7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巨额家产被人侵吞。一夜之间,他由显赫人家的掌上明珠成为一贫如洗的孤儿。后来,狄摩西尼得知真相,决定向法庭提起诉讼,讨回家产。然而,他天生口吃,为向命运挑战,他每天朗读100篇文章,站在海边口含石子练习辩术,最终成为著名演讲家。
  狄摩西尼的故事告诉我们:当厄运到来时,勇敢面对,才有赢的机会;如果你选择屈服,就等于100%的失败。
  四、孩子心灵受伤,家长要及时宽慰
  高考前,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少,孩子缺少父母最直接的爱。如今高考结束,孩子可以天天和父母在一起了,父母要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并让孩子明白:只要他高考尽力了就行了,不管结果怎样,父母都是爱他的。
  有调查表明,在农村,85%以上的父母希望子女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在城市,60%以上的父母希望子女获得研究生以上学历。但是只要是考试,就有人赢,也有人输。赢了固然高兴,输了也不必过分内疚、自责,找出失败原因,吸取教训,调整目标,重新振作起来才是最重要的。无论你选择的新目标是什么,都要相信自己在经历了挫折、失败后会更加成熟、坚定,相信明天会更加美好!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