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8月20日 >>02版:二版


老百姓的幸福事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8月2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上接一版)
文化进乡村 百姓尽欢颜
  白天摸锄头,晚上“垒长城”。过去,由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单调乏味的农牧村生活让许多农牧民群众感到极度空虚和无聊。如今,随着农牧村各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起来,这一变化缘于乡村文化生活的兴起。
  近年来,我州不断加大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改善民生,加快推进新农牧村建设步伐。州文化部门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设备、书柜、图书、活动器材等分批配送给每个县市的村级文化活动室,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目前,村级文化活动室已经成为各村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和农民群众就近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卓尼县阿子滩乡农家书屋里一大早就来了很多人,他们争着看书架上的科技、文化图书。农民胡拉目拿着一本《种植大全》高兴地说,“自从村里建起了‘农家书屋’,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方便了。以前,下雨天就是‘睡觉天、打牌天’,自从有了‘农家书屋’,下雨天成了‘学习天’,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帮我解决了蔬菜种植方面的难题,按照学到的方法种植,我家的蔬菜长势良好,这让我们致富路子更顺畅了……”
  过去,许多地方由于缺少文化科技设施,群众文化生活单调,生产经营原始。为了让先进文化占领农牧村文化阵地,卓尼在全县开展了“变牌桌为书桌,变酒柜为书柜,变玩风为学风”的群众性读书活动。通过采取政府投一点、机关帮一点、自筹买一点的办法,在全县15个乡镇建立了98个“农家书屋”,让更多的群众在闲暇之余和下雨天,到书屋读书看报,查阅科技资料。 
  阿子滩乡的农家书屋只是一个缩影。如今,全州范围内的“农家书屋”犹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每个乡镇,在书屋读书看报,学文化长知识,学科技奔富路已成为农民朋友的新时尚。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里人也一样活跃着,从合作市香巴拉主题文化广场南口到北口,随着天籁般的藏歌音乐响起,大妈们踩着轻盈的步子翩翩起舞,博得阵阵掌声,观众连连称赞。60多岁的王大妈讲述了自己跳锅庄舞的缘由:“刚开始跳的时侯觉得不好意思,后来慢慢习惯了,现在还指导新队友哪个动作跳得不规范,幅度没到位。”
  近年来,我州各种文化体育活动都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一方面体现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表达了人们对文明新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地方文化的繁荣,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促进人们身心愉悦、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影响。
身边变化大 百姓实惠多
  “上世纪80年代,多数村民住的都是低矮的土房,冬天冷、夏天热,要是一下雨,到处漏水,大大小小的盆子摆了一地;绝大多数村子没有学校,孩子们要到五、六里远的乡镇府所在地去上学,遇上雨天变成‘落汤鸡’不说,而且都成小泥人了。如今,土坯房不见了,瓦房亮相了;小泥路下岗了,柏油路铺上了……”家住临潭县石门乡山旦口村的张大爷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我州将农牧村危房改造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和州庆献礼工程之一,制订《甘南州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2009至2012年我州共争取农村危旧房改造5.25万户,争取中央、省级补助资金4.19亿元。按照全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安排部署,将农牧村危房改造与社会主义新农牧村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乡村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布局相衔接;具体改造中,严格执行“一申二评三核四批”程序和差异化补助标准,以公路沿线、旅游景区沿线、城郊周边村庄为重点,按照“整村推进、集中安排、连片改造、突出特色”的原则,全面推进和完成了改造任务。目前,52488户农村危房改造已全部竣工,2013年第一批7400户已全部开工建设。
  “当时,许多牧民吃饭以糌粑为主,像蔬菜、米、面这些现在看起来很平常的东西都算‘奢侈品’。现在国家支农力度加大了,地方的惠农政策落实了,吃的面粉是最好的优等粉,蔬菜是新鲜的,而且镇政府周围全是小卖铺、蔬菜店,想吃什么、想买什么很方便。村里还有出租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有的村还开了旅游休闲藏家乐,群众挣了不少钱,买了私家车,还在县城买了楼房,日子过得一点不比城里人差。这些都与党对牧区的关怀分不开、与地方干部群众不懈的努力分不开。”碌曲县玛艾镇玛艾村党支部书记高尕说。
  “记得那时,刚拉上了电,村里只有一户人家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全村人都跑去看电视,当时电视信号很差,屏幕上时不时雪花一片,图像不清晰,噪音很大,尽管如此,却丝毫影响不了村民们看电视的热情。如今,实施了有线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只要有精力,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节目丰富,还可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致富信息和门路,信号稳定,要是在我们那个年代,简直不可想象。”离退休老干部王世俊说。
  听着老人的故事,看着如今蓬勃发展的新甘南,这些年,在他们身边发生的故事永远叙不完、言不尽……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