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政策就是好,为我们这些没有收入来源的老人给钱,让我们吃、住、穿、看病都不用发愁,晚年过得幸福无忧。”卓尼县柳林镇上城门的老人们告诉笔者。 一头连着“民”,一头连着“政”,民政工作承担着社会保障、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基础性工作,是惠及百姓、为民解困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卓尼县民政工作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使民政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新的贡献。 “阳光民政”暖民心 县民政局本着“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出发点,经常深入农村和社区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掌握民情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各类优抚对象、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的情况,对他们进行信息化管理,建卡造册入档,做到民政干部心中有数,使最困难的群众能及时得到补助和救济。2013年上半年,农村低保对象7992户27203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7.8%,累计发放农村低保保障金1529.68万元;城市低保保障对象1979户3920人,占全县城市人口的28%,累计发放城市低保保障金573.3万元。为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低保政策的严肃性,成立清理清查领导小组,开展城乡低保清理整顿工作,重点清退因家庭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将新申请且符合条件的599户1691人及时纳入了保障范围。现有五保供养对象676人,其中集中供养五保老人43人,分散供养633人,2013年1至6月份,累计发放五保供养金88.05万元。 “服务民政”惠民生 着眼于拓宽社会救助服务领域,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规范操作程序,整合资源,解决服务对象生活难、医疗难问题。今年,为757人次重病患者发放医疗救助资金334.6万元,城市医疗救助金51.1万元,农村医疗救助金283.5万元。对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及救灾救济工作,省级下拨临时救助资金10万元,救助人数221人,其中特困人员166人,流浪乞讨人员55人,现已发放救助资金6.6万元。对14946户67257名不同程度遭受干旱、强降雨及冰雹灾害的群众进行救灾救济,并对全县439名村级自然灾害信息员进行了岗前培训,使其充分发挥村级灾害信息员的作用。组织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日”活动,认真搞好灾害隐患排查,重点做好了学校、医院、较大商业企业等单位排查工作。此外,加强了信息传递工作和灾情汇报制度,全力做好灾害信息统计报告。足额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124名孤儿中3人入住州福利院,对其余121名孤儿基本生活费进行提标,提标金额为每人每月160元,上半年累计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44.52万元。上半年为全县345名优抚对象累计发放优抚金66.68万元,投资8.7万元更换了双拥宣传牌碑及宣传展板;投资3.5万元完成了对烈士陵园整体美化及吊唁厅布置工作。 “效能民政”树形象 以“提高能力、改进作风、高效履职”为载体,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和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开展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对重点岗位建立廉政风险评析预警机制,明确不同时期防控重点,加强行风效能建设;完善外部监督机制,把群众关心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救灾救济款的安排等热点问题在政务公开栏公开;加强机关干部的效能建设考评,提升民政队伍素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加大对乡镇民政干部的培训力度,先后对15个乡镇民政干部、村干部及村级灾害信息员进行流动培训,同时加强了局属事业单位管理,改进服务方式,规范服务标准,发挥文明窗口的示范作用,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直接面对广大基层、弱势群体,把依法行政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主要原则,把依法行政理念贯穿于民政工作始终,确保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把严格执法与规范服务结合起来,在为民服务中严格执法,通过执法实现更好地为民服务,使民政工作的各项职能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百姓冷暖挂心头,一枝一叶总关情。卓尼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百姓放在心上,把民生抓在手上。明天,前行的脚步将更加坚实,民生路上的阳光将更温暖、更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