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辉成
8月的夏河,骄阳似火,山清水秀,湛蓝湛蓝的天空,潺潺流淌的溪水,如诗如画的景色,把这个村庄装扮得格外美丽。前不久,当笔者走进这个被绿色环抱的夏河县永杰草畜有限责任公司院内时,只见一位精神抖擞的老人在车间忙碌着,他就是远近闻名、素有种草大王之称的夏河县永杰草畜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韩永杰。 韩永杰原来是王格尔塘中学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2003年退休后,他一直思考着、探索着一条创业之路。 2004年2月,甘加、桑科等乡的牧民群众纷纷到王格尔塘镇王格尔塘村来购买饲草料。这让韩永杰看到了商机,并且触动了他,既然牧区的饲草料这么缺乏,自己何尝不租地试验种草呢? 韩永杰租地试验种草的想法在村子里传得沸沸扬扬。“土地是用来种庄稼养活人的,怎么能种草呢?”“你老师当的时间长了,脑子有问题吧!”“地里的草拔都拔不尽,你还反过来种草,你大脑缺零件吧!”妻子王完妮说:“你还是清醒一下吧!咱们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行了,再不要折腾了,我可受不了。”面对巨大的压力和重重困难,韩永杰也曾犹豫,但思前想后他还是决定闯一下。 2004年3月,韩永杰将王格尔塘镇崖玉沟行政村尕寺台自然村的30亩地租下来种植紫花苜蓿,当年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每亩平均产草700公斤青干草,除去租金1.8万元和所有成本外,韩永杰试验种植的30亩紫花苜蓿收入2.3万元左右。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韩永杰不断扩大规模,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公司+基地+农牧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为全县树立了典范,加快了附近及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2004年底,韩永杰注册成立了夏河县永杰草畜有限责任公司,他将自己的退休金、工资、加上平时积攒的钱和在银行贷款30余万元,投入50余万元修建了厂房,购买了部分设备,招聘了工人和技术人员,使公司规模逐步扩大。 “第一年种植的紫花苜蓿第一茬因为属于扎根期,所以产量比较低,但是到第二年、第三年产量就会越来越高,种植的紫花苜蓿一年能收两茬,而庄稼一年只能收一茬,种植紫花苜蓿是一年投入好多年收益的大好事情。”韩永杰介绍了种植紫花苜蓿的好处,还给群众算了一笔账,种植一亩地的紫花苜蓿能收入1200元钱,而种庄稼一亩地只能收入200元钱左右,要比原来多收入将近1000元钱左右,而且还不用花太多的劳力,剩余的劳力又可以到韩永杰的公司来打工,收入可以大幅提升。 在韩永杰的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崖玉沟行政村尕寺台自然村及附近的70多户农户加入了种植队伍,韩永杰将他们种植的紫花苜蓿统一收购,在公司加工后统一出售。 韩永杰的草产业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鼎力相助和资金扶持,在他创业的第二年,县上专门为他解决了6万元资金,县畜牧局解决了1万元资金,用于购买紫花苜蓿种子。县草原站、县种子站派出技术骨干,从紫花苜蓿种子筛选、包装全程跟踪给予技术指导和帮助,使得韩永杰的草畜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一条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的草产业发展路子。 随着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公司现有的拧草机、粉碎机等饲草料加工机械设备加工的产品单一,导致一些精深加工无法完成。为此,由县政府出面为他在信用社贷款200万元,政府补贴贴息资金20万元,先后购置了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圆捆机、方捆压缩机、圆盘式割草机、摊晒搂草机、铡草机、拧草机等饲草料加工机械设备,解决了设备紧缺和单一的大难题。截至目前,公司种植的紫花苜蓿面积由原来的120亩增加到现在的6000亩,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有美国的金皇后和加拿大的二冈金,曲奥乡、麻当乡、唐尕昂乡、王格尔塘镇等三乡一镇的505户农牧户加入了种植队伍;公司现有资产351.11万元,年销售收入达101.4万元;有长期固定工人15人,技术人员10人,临时工30—40人。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这是有着28年党龄的韩永杰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韩永杰创业的9年里,先后共有2570名贫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更重要的是韩永杰的公司有效带动和改变了周边农牧民群众落后的生产经营观念,加快了该县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回想过去创业的艰难历程,韩永杰感慨万千;展望未来,他满怀信心。他说,在今后的岁月里,要更进一步地把草产业做强做大、做深做精,为附近及周边群众致富奔小康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力争使他们都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