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作讯 近年来,我州树立“打基础、强服务、促发展”的社区党建工作理念,紧紧抓住“培育队伍、健全组织、优化机制、强化阵地”四个关键环节,着力提升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优化班子育队伍。通过组织选配、公开招考等多种形式,选派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10名,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员31名,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42名,6名大学生村官选拔进社区“两委”班子,9人当选为县级“两代表一委员”。大力实施社区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上半年全州共开展各类教育培训79场次,共培训社区“两委”委员、党务工作者322人,提升了社区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党建带群建作用,全州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38支,5900多人次参加活动。不断深化党建带群建工作,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日、社区工作日、党员奉献日等志愿活动,为群众办实事680多件,发挥了典型带动作用,形成了齐争共创的局面。 优化格局建组织。积极开展社区建党总支、楼院建支部、单元建党小组工作。采取单独组建、楼宇共建、部门帮建等形式,新建社区党总支8个、楼院党支部9个、党小组98个,基本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组织建设模式。积极推行“大工委制”,实行共驻共建,签署各类共建协议162份,实现社区与驻辖区单位的工作联动。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邀请驻辖区单位参加社区党建议事活动。建立健全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78个,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以配套组织为骨干的组织网络,增强了工作合力。 优化机制提水平。深化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等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工作指导,建立政务公开、工作例会、民主管理等规范化制度193项,引导社区党组织在便民服务、民意反映、矛盾化解等方面发挥作用。落实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为709名社区无职党员设立政策宣传、民事调解、环境卫生、治安巡逻、社区事务管理等示范岗位。通过电子显示屏、业务展示牌、办事指南等形式,将社区工作职责、服务内容、承诺事项和办结时限等及时公开,进一步规范了社区为民服务流程。不断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建成社区服务大厅、服务点25个,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121个,建立了以民情受理、限时办结、公示反馈、跟踪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民情流水线”工程,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群众。 优化阵地强功能。通过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农牧村基层组织建设成员单位援建、联村联户部门帮建等措施,着力改善社区办公活动场所条件,将27个社区办公经费列入县市级财政预算,活动场所平均面积达到160平方米,其中13个社区办公活动场所达到200平方米以上,进一步优化了为民服务阵地。利用双联工作平台,扎实开展“四联一带”活动,全面推行“三联四问五制”工作法和“五包双承诺”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党员承诺、民情日记、代理服务、干部坐班、政务公开等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为群众办理养老、医疗保险、计划生育等服务事项1300多件,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宫文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