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马云) 近年来,我州把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五大建设”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措施,构建了以高原绿色食品加工、清洁能源、矿产建材、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和生态旅游五大产业为核心的甘南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甘南特色的道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藏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甘肃省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在《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中,甘南被定位为“生态循环经济基地”,为我州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机遇。 为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2010年3月,我州成立了由州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州直各部门为成员的甘南州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安排发展循环经济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并召开全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会议,颁布实施《甘南州发展循环经济指导意见》,对全州推进循环经济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 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我州委托兰州大学国土与区域规划研究院编制《甘南藏族自治州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确定以高原绿色食品加工、清洁能源、矿产建材、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和生态旅游五大产业为核心的甘南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和具体发展措施。 规划以推动产业集聚、打造“甘南州高原特色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为目标,采用“一区九园”的模式,重点建设夏河县安多循环经济园区、夏河县拉卜楞循环经济示范镇、合作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玛曲县循环经济产业园、舟曲县丁字河口循环经济产业园、迭部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卓尼县循环经济产业园、碌曲县循环经济产业园、临潭县循环经济产业园等9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针对产业、生态、园区建设等领域,设计7大类、92个重点建设项目。2010年10月,省工信委批复该规划实施。 从高消耗、低水平、难循环,到低消耗、高科技、可持续,这是我州致力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可喜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通过技术、设备的改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竞相走上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目前,我州循环经济初步形成以水电能源、农畜产品加工、藏医药开发、矿产建材、旅游等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一区九园”的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框架已基本形成,各产业园区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合作市、夏河县安多和玛曲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被省工信委列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临潭县、卓尼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已基本完成前期各项工作,被列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玛曲县格萨尔黄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华羚酪蛋白股份有限公司、甘南州科瑞乳品开发有限公司和临潭县建华水泥有限公司被列为省级循环经济园区示范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