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10月18日 >>02版:二版


厉行节俭从自我做起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10月1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王满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历史和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优良传统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今年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规定”以及州委相关“实施细则”,把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用以约束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行为,全国上下倡导勤俭节约精神蔚然成风,干部的作风变好了,社会的风气也变好了。笔者以为,厉行勤俭节俭,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自觉的节俭比“规定”的节俭更有用,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节俭是一种美德,不应成为法律法规的强行规定。从小我们就熟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事实上,铺张浪费却成为了大家心照而不宣的行为,餐桌上吃不完的饭菜没人收拾,关不紧的水龙头滴滴答答流水,大白天亮着的电灯、开着的电脑无人过问……这些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与一个人的习惯和品德息息相关,节俭全靠自觉,要是用法律法规去约束,浪费一个馒头又能怎样去惩罚呢?何况还是人家自己掏钱买的。根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一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相当于倒掉了2亿人一年的口粮。“奢”能败国败家,更能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从自我做起,厉行勤俭节约,还要同自身的虚荣心、攀比心作斗争,时刻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节俭是一种智慧,要有责任心,懂得如何节俭。许多革命前辈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毛主席所有衣服大多数都打着补丁,可是他为了革命、为了国家却毫不吝啬;无产阶级战士雷锋,脸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了也舍不得丢掉,但是他为人民服务却从没有“节省”过;周总理的睡衣穿了几十年,破了就补,补了又补,直到烂了,没法再补,就把整个背部换掉也不肯买件新的,但是他为了人民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没有丝毫“节约”……我们应该向革命前辈学习,时时刻刻用智慧去勤俭节约,把节俭下来的金钱和资源用到该用的地方。
  节俭应该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倡导全民勤俭节约。“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我国拥有13亿人口,假如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节约一点粮食,那么全国人民每天节约的粮食数量是不可计数的。我们应该用合适的方法教育人民,厉行节俭。我国五代时期就有李存审“赠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审出身贫困,40年为国征战,100多次被敌箭射中骨头,后来他做了大官,看到孩子们整日吃喝玩乐,从小娇生惯养很不放心,他就把过去从骨头中拔出的箭头送给孩子,告诫他们不要忘记勤俭节约,并说“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全社会要大力倡导勤俭节约,让厉行节约之风吹遍整个社会,让全社会都形成节俭的良好风气。
  无论从国家利益还是从自身实际出发,我们都应该倡导节约,厉行勤俭节约。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不简单,就是将简单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将容易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对。“让节俭成为习惯”、“让节俭成为生活方式”,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粮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美德。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