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10月22日 >>01版:一版


满园春色育桃李
——我州教育事业发展纪实实习记者 陈建强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10月2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微风吹拂,秋叶飘零。记者走进迭部县腊子口红军小学,到处都是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快乐活泼的身影。腊子口红军小学在原定伙食标准不变的情况下,为每个学生增加一个鸡蛋、一袋牛奶、一根火腿肠,让农村孩子实实在在享受到了营养餐这一惠民工程的好处。
  近年来,经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我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和落实,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2010年全面实现了“两基”目标,2011年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达119041名,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77.69%。目前,义务教育从基本普及到较高水平逐步迈进;义务教育由城乡发展不平衡初步向县域内均衡发展方向转变。全州在办幼儿园达83所,在园幼儿8575名,幼教职工480名,学前一年、三年毛入园率为61.26%和31.09%。
  通过改革创新,全州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州实行了高中免费教育,惠及近2万名高中在校生,普通高中教育实现新突破。全州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5.68%,高考录取率达91.88%。中等教育再上新台阶,为了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过小,职业学校发展不景气等问题,2011年开始,整合4所中专,筹建我州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启动实施了天津市对口支援甘肃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双语”教育,全州实行藏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已有143所,占中小学学校总数的31.22%,在校学生51363人,专任藏语教师2499名。探索举办内地民族班,在西北师范附中、白银一中、金昌一中等学校开办了高中民族班,2010年—2012年招收我州学生360名。积极争取政策,通过“双积分”方式,考上普通高校的民语类学生人数快速增长,由2010年的27人增加到2012年的269人。
  “兴教必重才,强教先强师”。近年来,通过落实“农村特岗教师”、“三支一扶”、教师招考等政策,全州累计补充教师4301名,实施了“教师素质提升”、“百名本科教师学历培训”等工程,集中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培训,累计培训教师1.2万人次。建立教师交流机制,交流教师1065名。全州小学、初中、高中教师教学合格率分别达99.52%、99.18%和82.33%,成绩喜人。自实施“5·12”地震灾后重建、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以来,全州新建改造校舍面积60余平方米,排除危房47万平方米,各级各类学校校舍面积达128.8万平方米。
  2005年起,国家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2006年全面落实农牧村义务教育经费,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为750元,初中为950元;2007年省上对我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实行特惠政策,年生均补助标准从1000元提高到目前的1650元,居全省最高。2011年秋季学期全面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州87787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吃上了营养餐。建立了涵盖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在内的贫困生资助机制,2007年起,中职生享受每人每学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涉农专业学生同时享受每人每学年2000元的补助;2010年普通高中资助政策实施以来,中央和省上共下达资金2197万元,资助1468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实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8083.23万元,支持贫困家庭学生17132人次。
  目前,我州教育教学质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迈向新的台阶,“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正逐步得以实现。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发展较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供相对丰富的优质教育,创办覆盖较广的公平教育,构建比较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各项发展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这是甘南教育“十二五”发展的宏伟目标。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