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10月31日 >>02版:二版


“畜”势勃发唱牧歌
——玛曲发展首位产业纪实记者 马保真 实习记者 王凤英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10月3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一个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纯牧业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贯彻强农惠农政策,坚持畜牧业基础不动摇,深入实施“农牧互补、一特四化”和第一产业首位产业战略,以“牧业强县”战略为指导,不断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过程和转型升级,全县特色产业生态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
  玛曲县将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确定为第一产业中的首位产业,纳入县乡领导绩效考核,及时成立领导小组。把2013年确定为专业合作社建设年,把已建成的12家合作社定为提升改造对象开展帮带工作,向试点村配备了强有力的“三位一体”包村工作组,签订了首位产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截至9月底,玛曲县各类牲畜存栏119.04万头(只、匹),总增29.88万头(只、匹),总增率28.78%,牲畜出栏14.67万头(只、匹),出栏率14.13%;商品畜13.38万头(只、匹),商品率12.89%。全县牧业增加值完成3.22亿元,增长5.6%,对牧民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98%以上。对2012年度在牧村经济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乡镇、部门和牧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进行表彰奖励,奖金总额达54.9万元。设立首位产业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专项发展基金800万元,重点用于牛羊保险补贴、畜种改良、饲草料生产、牧民技能培训、创建省州县示范社等方面的补助和奖励。整合扶贫、农牧等涉农项目资金1.98亿元,重点用于首位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育富民产业发展上。2013年全县参保牲畜106万头只,保险保费总额7110万元,并落实2012年度草原生态奖补资金8010.43万元。投资1099万元,重点解决了专业合作社人畜饮水;投资1.2亿元为专业合作社硬化和修建道路34条478公里。
  结合全州首位产业《实施方案》,编制的《河曲藏獒资源保护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河曲马产业规划》、《河曲马旅游文化示范区规划》顺利通过了评审。成功注册了“河曲马”、“河曲藏獒”网络域名,并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了“河曲马”、“河曲藏獒”证明商标。组织参加第九届中国藏獒展览会暨第四届中国藏獒文化节,成功举办玛曲第七届格萨尔赛马大会和第二届牦牛藏羊藏獒展示评比大赛。通过举办赛马大会和牦牛藏羊藏獒展示评比大赛,协助支持中国牦牛博物馆的筹建等工作,使玛曲县在甘青川牧区的区位优势、特色畜种优势的地位得到了巩固,牧业增产、牧民增收的效应得到了大力提升。
  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专业合作社228家,注册资本金达7.38亿元,带动牧户3201户,经营范围涉及牦牛、藏羊和河曲马养殖、种畜供应、畜产品加工等。已组建牦牛联社和藏羊联社各1家,成立牦牛繁育专业合作社101个,藏羊繁育专业合作社114个。按照“一特四化”的要求畜种群结构趋于合理,核心群凸显。积极建设种公畜专业合作社和基地,在全州率先申报个体合作社种公畜基地,并通过省农牧厅审查批复,现运转良好。牦牛繁育产业带有5个专业合作社按照牦牛种公畜基地的标准提升改建,正在申报省级种畜禽经营许可证。阿孜畜牧科技示范园区自繁自育种公牦牛300头;西科河羊场建立适龄母羊群500只,自繁自育种公羊200只;选育河曲母马200匹,种公马30匹,全面完成了种公畜选育任务。同时,依托科研机构建立了种公畜系谱档案。
  继续完善规范甘青川活畜交易市场和畜产品信息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及时准确发布活畜供求、畜产品价格信息。完成了河曲马场1万亩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工作,各乡镇1千亩基地正在规范化建设。调运燕麦籽180吨,种植燕麦草3.3万亩,预计年产青干草1650万公斤。为全县100个专业合作社购置割草机200台。按照“牧民自愿、按需购买”的原则,采购发放抗灾保畜饲料(玉米)2413吨。
  在动员合作社社员和牧民自筹的基础上,通过黄河规划暖棚建设项目、牛羊产业建设项目、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项目、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和县级首位产业发展基金的扶持,已建成标准化养殖棚圈209座l9320平方米,储草棚90座7880平方米。已创建申报省州县级示范合作社分别为3、8、11家。首位产业基金投入124万元,用于合作社示范社提升改造工作,新建了合作社办公室、牧工宿舍、装卸台等基础设施。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