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二是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临潭县的双联和扶贫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这些问题,既有全州共性的问题,也有临潭县个性的问题。就双联工作而言,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宣传发动不足,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二是工作仍然缺乏整体的规划和长远的思路,在安排部署和工作措施上还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和短期性;三是“六大任务”落实不到位、不全面;四是扶贫资金和项目安排不平衡、重点不突出;五是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方法简单、能力欠缺。就扶贫工作而言,存在的问题除了自然环境制约、重大交通设施滞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基层党建薄弱以外,主要还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县乡主体作用发挥得不够好,还没有实现工作效益最大化;二是扶贫工作中两个积极性还有没有调动起来,一个是干部的积极性,一个是群众的积极性;三是对扶贫整体情况把握不准不全,对扶贫重点缺乏全面统筹安排。 二、突出真抓实干,务必取得实效 双联行动和扶贫行动尽管在目标、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上,要求不尽完全一致,但在促进发展和脱贫致富这个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上,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州县都要按照三运书记在临潭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尽快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扶贫攻坚上来,进一步加大对政策、项目、资金和工作力量的整合力度,努力把临潭县的双联扶贫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双联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四个优势”,注重提高“两个素质”。 一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优势。双联工作量大面宽,任务重、头绪多,涉及单位广,需要我们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的优势,形成强势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和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要紧紧围绕“六大任务”,充分发挥上下联动的协调沟通作用,对上要积极汇报、衔接和争取,对下要及时督导、检查和考评,切实抓好指导、协调、统筹、落实等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效益。 二要充分发挥政策叠加优势。从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中央和省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藏区发展的优惠政策,经州上初步梳理就有160多条,这些政策涉及基础设施、优势产业、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农牧村发展、基层政权等方方面面,为我们实现尽快脱贫致富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对国家和省上给予我们的这些政策,临潭和其他各县市都要认真进行梳理汇总,加强对政策的学习研究,真正吃透精神实质,找准执行政策和推进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把优惠政策转化成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转化成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具体举措,真正做到“理清一个思路、制定一个规划、落实一个项目、办好一件实事、培训一门技能、化解一些矛盾、树立一个典型”。 三要充分发挥部门工作优势。要注重有效发挥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的作用,注重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帮扶,形成“大扶贫”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州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落实好县乡的主体责任,县上要加强对各类双联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和资源的统筹、整合和实施,乡上要主动承担责任,加强与各级联系单位的衔接协调,充分利用省、州、县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的优势,加大汇报争取力度,力争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得到更多支持。 四要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优势。州县乡村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全州中心任务,按照“一县一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要求,充分挖掘本地的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有特色、价值高、影响力大的拳头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的龙头产业,带动农牧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县上要着力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与促进农牧民增收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出实招,努力使每一个特色产业都能成为富民产业。 五要提高“两个素质”。双联行动,一头联着干部,一头联着群众。干部和群众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们推进工作的成效。提高“两个素质”,一是要提高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现在,我们的干部通过开展反自焚斗争的实践,在抓维稳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抓经济、抓扶贫、抓产业等方面,缺少思路,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在这方面,一定要加强干部的学习教育和培训,通过实践锻炼、外出考察等多种方式,着力提高乡村党员干部领悟上级精神、执行上级决策、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使之真正成为统一群众思想、能为群众做主、敢为群众担当的行家里手。二是要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通过邀请专家辅导授课、引进人才示范带动和举办各类农牧民实用技能培训等方式,增强农牧民群众的发展意识、致富意识、市场意识及法律意识,着力提高他们的创业就业能力。 在扶贫工作中,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把握“一个主攻方向”。 根据州上的安排部署,临潭县要在2016年实现整体脱贫,必须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死任务、硬任务来完成,绝不能拖全省全州脱贫致富的后腿。现在这个目标任务已经很明确,临潭县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引导作用,广泛发动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种资源,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组织、政策、资金、项目多种手段,确保如期完成既定任务。 二是要突出“一条主线”。 省委书记王三运多次强调,甘南有“三件事”事关国家战略和全局,一是稳定,二是小康,三是生态。对甘南来讲,我们能为国家做的最大贡献就是保护好甘南的生态,我们要算这笔大帐。如果甘南一旦失去了天蓝草绿水净,那么甘南就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会给国家的生态安全带来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为此,在州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我们在发展思路上,把“生态立州”作为“五大战略”的首要战略来部署,在工作原则上把“保护、发展、稳定”并重作为底线原则,把保护生态放在发展和稳定的前头来认识。但现在包括临潭县在内的全州县乡党委政府对州委提出的“生态立州”战略在思想认识上还比较肤浅,在决策部署、工作安排和推进落实上还不全面、不扎实。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保护生态始终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使我们的所有工作都围绕生态保护来谋划、来部署、来推动。现在,甘南已经被列入全国13个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单位,这是一篇大文章,是我们唯一在全国能叫得响的品牌,州县两级都要按照“冬谋春干”的要求,围绕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生态示范州”这个品牌,全面谋划好我们这项工作,力争尽快得到更多更好的政策和项目支持。临潭县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任务也很重,绝不能在引进项目和发展产业上破坏现在的生态,要加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力度,真正把国家支持的政策用好、把生态保护好。 三是用好“一个政策”。 省委、省政府对甘南的扶贫攻坚给予的特殊政策支持,已经把甘南的双联惠农贷款额度提高到8个亿。运用好这一政策,关键要把资金向重点地区、重点贫困户倾斜。临潭贫困人口多、扶贫难度大,落实好双联惠农贷款,是实现群众脱贫致富最有效的手段和政策保障。当前,临潭县急需要做的事是抓好基础性工作,把贫困人口的统计标准弄明白、把底数摸清楚,分门别类地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全县“一本账”,真正把惠农贷款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上,绝不能让这一好政策落空。在惠农贷款方面,不能光把钱贷给有致富能力、条件较好的群众,还应该把惠农贷款向贫困户、特困户倾斜,帮助他们解决好“有脱贫愿望但无资金支持”的问题,对没有土地、没有经济来源、没有脱贫能力的贫困群众,要以惠农贷款入股分红还贷的形式,引导贫困群众加入合作社,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让他们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以此实现贫困群众、专业合作社与银行互利互赢。 四要聚焦“四个重点”。 一要抓好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加快脱贫致富、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最大瓶颈,交通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旅游经济和实施扶贫攻坚,都要依赖便捷的交通网络来实现。要加快县乡公路和通村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开辟出口路、对接大交通,着力从根本上改善农牧村的发展条件。特别要围绕重点景点景区,抓好全州公路大环线和各县市公路小环线建设,尽快形成便捷畅通、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切实抓好农牧村危房改造和村落民居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农牧村人居环境。要突出抓好“引洮济潭”这一重大水利工程,实施好全县农牧村饮水安全工程,力争到2015年前全部解决贫困群众饮水问题。 二要突出抓好旅游文化产业。实施“旅游兴州”、“文化撑州”战略,是州委立足长远、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尽管现在我们有农业、有牧业、水电和矿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但是甘南最终发展的主导产业是旅游文化产业,这是甘南未来发展的最佳出路。但现在的问题是全州旅游大格局尚未建立,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缺乏统一行动和部署。要做好“筑巢引凤”的工作,从打基础入手,加快完善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开展休闲观光旅游、民族风情游等旅游项目,推动旅游文化深入融合发展,真正把旅游文化产业打造成全州全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要加强顶层设计,注重高位谋划,加快以冶力关为重点的旅游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藏家乐”、“林家乐”,聚集人气、商气,形成辐射带动优势。 三要突出抓好特色种养业。这是临潭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提高“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现在“输血”的问题在我们省里的关心下,有了很大突破,但是在“造血”上我们还有很大缺陷。如何提高造血功能,从根本上要解决脱贫问题,关键在加快资源优势向特色产业优势转变。这几年,临潭的藏中药材种植、蔬菜大棚、暖棚养殖等产业发展得比较快,这是你们的优势所在,必须千方百计做足已有种植养殖产业的文章,特别是要通过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把这些产业真正培育和发展起来。 四要突出抓好劳务产业。就全州来说,舟曲和临潭是劳务输转大县。舟曲明年实现整体脱贫目标是有把握的,一个是特色产业发展比较好,另外就是劳务输转工作抓得比较实。目前临潭县的劳务输出收入占到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5%,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现在省内外劳务需求量很大,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州上相关部门要对临潭县的劳务输转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充分利用现有的职业技术培训资源,根据州内外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有组织、有计划地抓好农牧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务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他们就业创业的能力。 最后强调一点,前段时间甘肃多个地方发生了地震,其中临潭也是重灾区,现在冬季来临,县委县政府要高度重视,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确保“两节”灾民衣食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