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12月16日 >>01版:一版


打一场扶贫攻坚“歼灭战”
——舟曲扶贫开发工作综述徐英梅 冯晓宏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12月16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2014年底要基本消除贫困,在全州率先整县脱贫。这是舟曲灾后重建全面完成之后的又一场“硬仗”。
  峰迭乡狼岔村是舟曲扶贫开发奔小康示范点。
  这几日,家家户户都在忙,院落中、房顶上、屋檐下,晾晒的都是中药材红芪。411亩药材种植园十分“给力”,中药材种植丰收。
  村里土路已经变成了宽敞整洁的水泥路,自来水通到了家里,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太阳能路灯犹如一颗颗挺拔的白杨树矗立在村道两旁。
  为了发挥好示范引领和带动效应,舟曲按照县情实际,根据乡镇村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发展实际分别确定了大川镇土桥村、峰迭乡狼岔村、城关镇月圆村为扶贫开发奔小康示范点。
  灾后重建全面完成后,舟曲及时把工作重心转向“十二五”扶贫攻坚,紧抓中组部对口扶贫和联村联户的大好机遇,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县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
  围绕《舟曲县“十二五”扶贫攻坚规划》结合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舟曲以扶贫对象收入快速增长和贫困人口持续减少为核心任务,全力推动“九大攻坚任务”和“五项辅助工程”,进行“立体网络式开发模式”,在片区发展上坚持由户到组、组到村、村到乡、乡到片、片到流域的联片开发,从高山区、半山区、低山区到河谷区分类指导。
  今年,完成投资5亿多元,扶贫攻坚取得了六个突破。
基础设施实现突破
  “你看,原来泥泞的村道变成了水泥路,危旧房、塌板房改造成大瓦房,太阳能路灯装上了,晚上村里亮堂了,村里修了公共厕所、垃圾台,村子越来越干净了,现在人人开始思发展了……”这是舟曲县拱坝乡卡子村刘文德老人给记者的原话。老刘的喜悦溢于言表。一个贫困落后的纯藏族村寨,一个大山深处的贫困村,在扶贫开发中实现了“蜕变”。
  今年,舟曲危旧房改造、水利设施、乡村道路、防灾减灾、农村能源、电力、通信等基础实施实现了突破。改造危旧房1200户,新筑防洪河堤5.78公里,打通10.15公里灌溉渠,新建6座电力提灌。争取建设乡村道路226公里、15处重点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点治理项目。新修500座户用沼气池,安装1589台太阳能热水器,完成立节35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拱坝35千伏送变电工程因规划调整正在衔接,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新建、改造和户表改造项目超额完成。铺设通信移动话务网工程及配套城域传送管道网21公里、光缆38公里,联通通信工程新建基站20个,铺设通信管道20公里,架起了通向大山外面的空中“桥梁”。
富民产业实现突破
  “159”现代农业行动计划,这个切合舟曲实际的计划,与扶贫攻坚十分“吻合”,培育出了多项富民产业,群众增收致富产业得到了有效的实施。
  近几年,头沟坝村130多户群众已发展近千亩的苗木繁育基地,苗木繁育已经成为该村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去年,头沟坝村苗木销售迎来开门红,每户村民的平均收入预计都在50000元左右,人均纯收入达8000多元,苗木销售创收300多万元。
  “育苗是我们村的主导产业,现在成了我们致富的产业,在我们这地方十分适应,今年,苗木长势很好,又要丰收了。昨天,我在新闻里听到,国家还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我想我们育苗的前景很大。”赵朝德高兴地说。
  今年,舟曲在11个整村推进项目村栽植经济林果13220亩。其中,推广栽植油橄榄440亩、优质核桃3780亩、品种葡萄9000株,新建蔬菜塑料大棚26座,改良130座塑料大棚的土壤,种植脱毒马铃薯418亩、中药材3800亩,扶持贫困户养殖良种猪4886头、良种羊230只、土鸡5000只,完成投资15万元,修建养殖圈舍216座,扶持农户开办农家乐40户,扶持组建村级扶贫互助社9个,2200人次接受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76人次接受普通劳务技能培训。 (下转二版)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