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的工作单位是国营旅社,对于“两会”的记忆,也是从那里开始的。每年一次的“两会”,作为服务员的妈妈和同事们不仅要给代表住的客房里换上崭新的被单和枕套、枕巾,还要摆放带盖的高级瓷茶杯。二楼会议室的桌子被塑料插花、毛毯“打扮”得漂漂亮亮。在我的印象里,对从各县来的代表都要特别尊敬,因为他们都是聚在这里来商量“大事”的。“两会”对于我来说太神秘,于是就把它想象成是几十个家庭的家长聚在一起,谈谈现在的生活,再讨论讨论以后的日子。 “两会”究竟是什么? 如今,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对“两会”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两会”对于偏僻山村的群众,就是更宽敞、更畅通的道路; “两会”对于草原深处的农牧民,就是更多的草原生态保护措施,更高的畜牧收入; “两会”对于院里的王奶奶,就是菜价肉价能再低一点…… 普通老百姓对“两会”的关注热情让我体会到,“两会”不仅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两会”,“两会”是期盼,更是常变常新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