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作讯 (记者 张继元) 1月9日,我州牦牛产业发展启动会在合作召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主持会议并讲话。连辑强调,尽快把牦牛产业发展成为全省高原特色生态主导产业和甘南州首位产业暨富民产业。 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承录,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赵延河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州上领导毛生武、杨继军、才智、扎西草、刘小宇、温辉、才让当智、黄新生等出席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了郭承录作的关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牦牛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说明,听取了州委副书记杨继军作的专题汇报。随后,省直有关厅局负责人及相关企业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州委副书记、州长毛生武在发言中指出,《规划》实施,必将对甘南州现代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及生态安全等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甘南州牦牛产业涉及7县1市77个乡镇,一直是全州富民增收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也是首位产业。多年来,受历史、地理、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甘南牦牛产业仍未摆脱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产业链条短、产业化水平低。双联行动开展以来,为从整体上谋划开发甘南牦牛产业,探索产业扶贫的有效途径,加快农牧民增收和扶贫攻坚的步伐,确保如期实现甘南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在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的倡导和亲自主持下,由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牵头,会同州政府、甘农大共同编制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牦牛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使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把甘南州牦牛产业发展成为产值百亿元以上的首位产业暨富民产业,为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连辑指出,甘南建州60年来,虽然在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等各方面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放在甘肃或全国的大背景下,甘南还存在经济总量小、群众生活水平低等问题。畜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一直是甘南的两大支柱性产业,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相对成为优势产业,而牦牛产业最具有代表性,将会成为带动甘南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发展牦牛产业,是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需要,是转变牧区发展方式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而明显的资源优势、良好的发展基础、难得的政策机遇,都使牦牛产业具备了发展的可行性和空间。 连辑强调,此次编制的《规划》是一个全产业链的构建性规划,是政府和企业深度合作的规划,是动员全州八县市共同参与的规划,是可以延伸出一些配套的新产业的规划,是生态和环保紧密结合的规划,更是一个平均负担责任的规划。 就做好下一步的工作连辑强调,要明确政府和企业各自承担的责任,按照“六大支撑体系”的布局,找到执行和规划的切入点,进一步加快营销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加工转化,建设高端产业园区,发展牦牛文化产业,培育龙头企业集群,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着力打造高原特色生态品牌,大力推进牦牛产业的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尽快把牦牛产业发展成为全省高原特色生态主导产业和甘南州首位产业暨富民产业。 省直有关厅局、我州各县市相关负责人及州直各有关单位、金融部门、有关企业负责人近200人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