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过年就是贴着红红窗花的木格窗里,一家人围坐在热炕上,炭烧火锅里飘散出来的热闹劲;亦或是脚上刚刚换上外婆一针一线用红底白花灯芯绒做的棉窝窝,手里提着忽闪忽闪的红灯笼,踏着咯吱咯吱作响的积雪去舅舅家拜年……回过神来,窗外性急的孩子在噼啪放着鞭炮,沿街多了许多买年货的小摊,水果、蔬菜、牛羊肉、彩灯、鞭炮、衣服、床单、对联,货物不仅种类多,色彩更是丰富,羚城一下子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仁增拉毛的新年心愿 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米拉日巴佛阁顶上时,羚城街头已经熙熙攘攘。开着兰驼、私家车的附近村子的农牧民纷纷涌向年货丰富的西一路,停下车子,精心挑选起了要带回家的年货。 市场一角,仁增拉毛靠在半车货物上,哥哥和爸爸已经来回好几趟了,粉条、清油、苹果、饮料已经买好了,足足占了半兰驼。虽然是合作市郊仁多玛村的牧民孩子,可11岁的仁增拉毛看起来很时尚,脚上穿着红皮靴,粉色羽绒服上印着可爱的卡通熊。 仁增拉毛看我正在打量她时,和我聊了起来,“昨天晚上爸爸妈妈就商量好今天来城里买过年的好东西,怕记不住,哥哥还写了清单,有20多种。今年爸爸到玛曲打工赚了钱,今天不光给妈妈买了新衣服,哥哥想要一双乔丹牌运动鞋,我想要一套芭比娃娃换服装的书,爸爸没犹豫就答应了,等年货买齐了,我们就去书店。”仁增拉毛高兴得脸儿红扑扑的。 牧村“拼车”办年货 见到旦正才旦,他正忙着给货物打记号,“这次来合作办年货,是跟村子里四家子一起来的,这样不仅省了油钱,而且大家一起买年货,数量多的东西整箱购买后再分摊,很合算。” 身材魁梧的旦正才旦是碌曲县双岔乡青科村村民,今年50多岁,前几年家里生活贫困,还靠政府救济过日子。近两年,在党的惠民政策扶持下,他家的土坯房得到了修缮,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旦正才旦也有了致富的信心,开始琢磨怎么发家致富,怎么让日子富裕起来。2012年他用双联惠农贷款购买了40只羊、15头牛,发展养殖业,同时在双联单位帮扶下种植了中药材,人均收入达到了4000多元,去年旦正才旦不但盖了新房,而且还买了一辆面包车。 “今年是头一年在新房过年,老伴把家具玻璃都擦了好几遍,孩子们也都回家过年,我特意来合作置办年货,饮料、水果、冰糖、茶叶,这些都办齐了,还想给新房的玻璃暖廊买块窗帘布,拉毛吉家还要买个电暖气。如今乡亲都慢慢富起来了,手头宽裕了,忙了一年,大家都盼着热热闹闹过个年。”旦正才旦一边说,一边忙着从陆续回来的乡亲手中接着货物,麻利地装到车里。 夕阳下,一副对联“快马加鞭协力同心跟党走,葵花吐蕊栉风沐雨向阳开”分外鲜艳醒目。羚城,年味正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