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4年02月13日 >>01版:一版


高奏时代凯歌
——卓尼宣传思想工作纪实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4年02月13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王芝莲

  去年,卓尼县宣传思想工作始终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呈现出理论武装鼓声阵阵,道德引领声势强大,四轮驱动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 
  理论武装活力迸发。按照“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的思路,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劲推动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把握新形势、拿出新举措、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邀请专家教授举办讲座5次,全县共20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宣传部门和县委党校组织工作人员,赴各乡镇、部分学校、寺院开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宣讲活动。结合双联行动,利用干部进村入户、走访联系户的契机,大力开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州、县党代会精神宣传工作。一年来,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0余场(次),参与群众20000多人;“和谐寺庙”创建工作组在各寺院召开座谈会、专题讲座38次,参与僧人近1500人次。 
  文明创建特色纷呈。强化市容环境管理,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实施重点管理,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强对建筑工地、渣土车辆等的专项整治,集中力量对店外经营、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开展清理整治,成效显著。扎实推进文明窗口“四优一满意”活动,妇联、团委、教育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书法展、“3·5”学雷锋活动、“3·15”消费者维权日、纪念“五·四”青年节、义务植树等活动。开展了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推荐活动,推荐上报了10名道德模范参加评选;在全县范围内筛选推荐上报了3名“陇人骄子”候选人;设立卓尼一中道德讲堂,在全县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建立道德讲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在全县餐饮消费领域开展了以“文明用餐,节俭惜福”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
  文化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千台大戏送农牧村”、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县艺术团每年下乡演出不少于15场次,电影下乡放映1298场,服务群众26万人次。“洮砚雕刻技艺”、“卓尼木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了第二届国际文化产业大会暨第六届甘肃省文博会和建州60周年展览活动,进一步展示了卓尼文化和民俗民风。成立了卓尼县洮河风情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卓尼服饰文化》书籍的出版。拍摄制作了州庆献礼歌曲《美丽卓尼》、《洮砚人生》和《卓尼大峪沟风光》专题片以及《卓尼土司》高清电影主题曲《你是一片云》。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单位36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294人。文化产业总投资为1310万元,文化产业增加值1160万元(2012年增加值为636.4万元),同比增长82.27%。创新编排了《洮河情韵》、《藏王鼓舞》、《扎西德勒》、《飞旋踏春》、《香巴拉之恋》等贴近卓尼实际和群众生活的舞蹈。打造文化精品工程,为弘扬革命烈士、红色藏族土司杨积庆的光辉事迹,投资1200多万元与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合作完成了《卓尼土司》高清电影拍摄工作。在第29届“兰洽会”上成功招商引资的项目“卓尼县洮河文化风情线建设项目”被列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重点项目。
  舆论引导铿锵有力。2013年,在《甘肃日报》刊登稿件20篇(条)、《甘肃经济日报》30篇(条)、《甘南日报》340篇(条)、甘南电视台播出48条,中国甘南外宣网370条,每日甘肃网250篇(条),省级其他媒体230多篇(条);县电视台编播汉语新闻810条,藏语新闻500条,开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幸福美好新卓尼——庆祝建州60周年”、“联村联户”等栏目,制作并播出《卓尼县“7·22”地震灾情纪实》、《卓尼城市建设纪实》等4部专题。配合中央电视台完成了专题《走遍中国·走进甘南》、《青藏甘南》、《绚丽甘南》、《远方的家》等栏目在卓尼的拍摄工作。制作了《卓尼风光》画册、扑克牌、折页、手提袋、《卓尼民生工作纪实》和《卓尼大峪沟》光盘以及州庆献礼歌曲《美丽卓尼》等外宣品和反映卓尼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电视专题片。密切与新华网、人民网、每日甘肃网、西藏信息中心、中国甘南网等网站的合作,邀请他们到卓尼采访,宣传卓尼,扩大了对外宣传覆盖面,为卓尼外宣工作带来了众多机遇。
  春风化雨润大地,船城处处绽新花。强有力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卓尼全县干部群众前进的方向。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