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清
在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我躺在躺椅上,手里翻阅着张爱玲的小说,感觉真好。 小时候只记得有句关于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经典语句,觉得她是个冷艳的女子,冷冷地拒人以千里。后来,偶而看过贾平凹先生写的《读张爱玲》,说她的散文:“让你难以揣度她的那些怪念头从哪儿来的,连续性的感觉不停地闪,组成了石片在水面的一连串地漂过去,溅一连串的水花。”。遂让我产生了好奇心。 于是便去书店买来一本《张爱玲文集》来读,读过之后,我被她的才情深深折服,同时又为她凄美苍凉的文风所震撼。在她的笔下,所有的美都是摇摇欲坠的,当你伸手去捉时,它已消逝无踪。就像空中的月,只能远远地看着。 张爱玲是相信缘分的,她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或者就是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巧赶上了,赶上了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儿。” 胡才子轻轻的一句:“你的身材这么高,这怎么可以?”竟让张爱玲生出莫明的悸动。培根说过“就是神在爱情面前也不能保持清醒。”况且张爱玲并不是神,当爱情来临,她照样会爱得惊天动地、义无反顾。明知爱情是个圈套却无力逃脱、更无法超脱。 那个为她写下“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男子,却是个处处留情,毫无责任感的人,他对她的爱就像一堆柴火,爱来时,熊熊烈火恨不得烧了整个世界。而爱过之后,剩下的就只是一堆灰烬。 张爱玲写活了一个个女人,她不动声色地告诉读者一个接一个无奈的故事,叙说着美梦的破灭、人格的毁灭和崩溃的必然。到最后,把自己也写进了她的故事里。 对这段刻骨铭心的背叛,虽然“刀把心剁得没了影”。但张爱玲不曾恨过,因为她深知爱没了,恨亦没了。她淡定地对他说:“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不会去寻短见,也不会爱上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这位才情俱佳的女子,就是用这样一种云淡风轻的方式,让爱随落花谢去,不留一丝暧昧。一同萎谢的还有她的绝世才情,因为她的文学敏锐的触觉也被这场无疾而终的爱情吞噬殆尽,如花般凋谢。 遇人不淑,萎谢是必然的结局,当爱已成往事,即便选择了遗忘。怕只怕,内心真得就这样忘却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