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一系列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创新之举相继出台,既释放社会活力,又造福亿万群众。 新举措频出 多项改革提速 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此后不到20天,《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出台。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提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例证。 社会体制改革,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房价上涨过快、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不断凸显,人们对“幸福指数”的期待越来越高,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盼愈加迫切。 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制出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蓝图: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截至目前,仅3个多月的时间,一系列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创新之举频出,犹如春潮浪涌。 教育方面:《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公布,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逐步减少。 计生方面:浙江、江西、安徽、天津、北京、上海6个省市正式施行“单独两孩”政策。 社保方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公布,201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创业方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出台,降低创业门槛,激发创业活力。 医疗方面:大病保险试点今年6月底前实现全国覆盖。 …… 国家层面的政策密集出台,犹如风向标,带动引领各地相继推出社会领域的改革创新之举。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