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4年03月07日 >>03版:三版


一片春心付海棠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4年03月0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赵江仙

  漫漫寒冬,满目是荒芜的山峦和臃肿的行人。阳台上养尊处优的花草,却是春意盎然。尤其是低着头羞怯不禁的海棠花更是娇媚无比。天气晴好的时间,喜欢打开窗户,看她在微风里轻轻摇曳,心底是一片惬意的阳光。
  这盆竹节秋海棠已有些年头了。喜爱侍弄花草的父亲,更喜欢一年四季花色艳丽的秋海棠,特地把它放在阳台的实木茶桌上,精心呵护。海棠有心,不辜负父亲的厚爱,常年茁壮茂盛,花开不断。闲暇时,母亲在花下绣老式的花枕头,父亲在一旁悠然自在地喝茶,俩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一旁的我看着红晕的花瓣,金黄色的花蕊,衬托在丛绿之间,就忍不住去触摸。幼小的女儿,踮起脚要摘海棠花,就要够到时,父亲笑着用手轻轻往上扶了扶花朵,偏让她够不着,女儿便撒起娇来,父亲依然不许。女儿和父亲就这样玩着。后来,父亲回老家,母亲怕它长的过高,将它放在阳台不起眼的地方,还常常修剪,这样,好几年就没见它艳艳的开过一次。即便如此,枝叶阔大,灵动,高大而婆娑的竹节秋海棠,仍是我的最爱,也因此喜欢上关于海棠的诗词典故,从古人那里找了些知音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苏东坡的诗句,寥寥几字,对海棠花的爱就呼之欲出。据说苏东坡对海棠的深爱,是受他母亲的影响。爱屋及乌的苏母,便以“海棠”作为小苏轼的乳名。爱花的东坡,在花中钟情海棠。那年他官场失利,被贬到宜兴,好友邵民瞻以赏花的方式来接待他。畅游于花园里,使他忧郁的情绪在万紫千红中的花木中烟消云散。看到邵民瞻家的花园缺少海棠花,心里有了那么点遗憾,次年特地从老家带来了一盆植于朋友园中。18年后,苏东坡还时常提起那盆海棠,并为它写下诗句。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子。宿酒未醒的妃子被侍儿扶掖而至,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着说:“岂妃子醉,简直是海棠睡未足!”这便是“海棠春睡”的典故由来。后来,“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的典故,展开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并配《题海棠美人》一诗,诗云:“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搬家时,又添了些喜爱的花树,还特意向母亲讨来这盆海棠。虽说它枝桠不高,有多处被剪过的伤痕,但是不多的几片叶子在劲如竹子的枝干上舒展婆娑,还是颇有几分景致。为养好它,我用心摸索她的习性,培土浇水晒太阳,百般呵护。不久,茎节处叶腋中便抽生出几个花蕾,一天天地,竟然有了些“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的风韵。花开的小,是由许多花组成一串风铃般的花序,成簇下垂,姿态很是优雅。在养花的过程中,发现花草其实是有心的,你对它好,它油亮发光,花姿艳丽,怠慢它,它就会隐藏那份光鲜。就如这秋海棠,经过一番苦心经营,红艳欲滴的花从初冬次第开放到如今。心情低郁时,看着这一朵朵聚守在一起,彼此温暖的海棠花,心里也开始暖了起来。没什么事需要外出时,一家人总喜欢呆在家里,坐在茶桌前,晒太阳,听音乐,喝茶赏花,或说笑,或各自看书,安度时光。如今,女儿快和我一样高了,而伴她成长的这盆花,已然枝繁叶茂。纵然说流年似水,我却感恩这岁月静好。
  此刻,同样喜欢海棠花的老公,正在用喷壶给海棠喷水,在灯下看一身水汽的海棠花,恰似“海棠睡未足,娇艳压群芳”的贵妃出浴一般。月色朦胧,索性关了灯,陪着海棠静静地怀想春风、春雨,或者悠然睡去罢。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