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卓尼讯 3月6日,州委副书记俞成辉深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卓尼县尼巴乡检查指导工作。 俞成辉在卓尼县主持召开会议,详细听取了三月敏感期维稳工作进展情况,充分肯定了卓尼县在处置苗头性、倾向性、敏感性问题上的成功做法。俞成辉还就加快解决“尼江”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俞成辉说,“尼江”工作推进至今,效果十分明显。这一切充分说明,州县乡和各方面为解决“尼江”问题付出的聪明才智、真挚情感和不懈努力是卓有成效的。 俞成辉指出,加快解决“尼江”问题,既要看到有利方面,增强工作信心;又要瞄准不利因素,做到有的放矢。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势利好,总体平稳。经过去年以来的真情对接、真心感化和真诚付出,目前尼江两村的总体形势趋利向好,两村群众的不良情绪已经理顺、干群关系极大缓和、党群信任切实增进,双方“背靠背达成共识”的条件已经成熟、“面对面握手言和”的目标即将实现。特别是在“‘5·10’决定必须执行、‘7·29’案件必须侦破、两村不能发生规模性对峙冲突”三条底线的约束下,双方群众已由过去的“剑拔弩张狼烟漫”转向了当前的“人心思定盼发展”。这一质的转变和飞跃,为我们彻底解决“尼江”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局部起伏,不必惊慌。事物的发展,往往是起伏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解决“尼江”问题也一样,面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局部困惑和阻碍,我们一定要冷静看待、积极应对,切不可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被问题牵着鼻子走。我们要看到,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就是一个群众“设局”我们“破局”的过程,也是一个老师“出题”学生“考试”的过程,如何破好这个“局”、考好这门“试”,考验的是我们的耐力、定力、魄力和能力。具体工作中,我们只有挺得住、站得稳、豁得出、拿得下,很多复杂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三是统筹考虑,分类指导。解决“尼江”问题,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必须统筹考虑尼江两村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目前,江车群众主要关心的是“5·10”决定怎么执行和如何“混牧”的问题,尼巴群众关心的是“7·29”案件犯罪嫌疑人怎么处置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看似互不牵扯,实则相互交织,解决好了就会皆大欢喜,解决不好就会“压下葫芦浮起瓢”。因此,我们一定要立足工作实际,分类指导,因情施策,努力在兼顾双方利益、平衡双方情绪、化解双方积怨的基础上推动问题合理解决。(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