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卓尼县杓哇土族乡初路村“格尔”表演队的队员们都忙碌起来了,他们认真地排演节目,使沉寂了近24年的古老民间歌舞“格尔”又一次展现在广大农牧民群众眼前,重现了这一古老民间歌舞的独特魅力。 夜幕降临,队员们手拿灯笼,摇着巴郎鼓,沿着蜿蜒山路来到表演现场,向观众呈现完整的“格尔”。“格尔”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古老民间歌舞,逢年过节、迎宾送客、宗教祭祀、结婚典礼或劳动之余都会跳起欢快的“格尔”。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少则数人,多则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场面壮观,奔放豪迈,气势宏大。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无伴奏,集体演唱。人们围成一个圆圈,一袖上举,先由一人起调,众人随声附和,边唱边舞。在演唱风格上,具有辽阔、豪迈、活泼、抒情、流畅之情调。基本步法和手势有:优滑步、双甩手、踏踢步、斜拖手、拉手舞步等。“格尔”经过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艺术形态,共分六个篇章,包括辞旧迎新、赞颂、辩论、威慑、祈愿、庆贺。 表演队中有一位81岁高龄的老人,名叫开龙布,是这种古老歌舞艺术的唯一继承人。为了能让这一古老的歌舞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春节前老人挨家挨户做工作,希望大家能积极学习“格尔”,把本民族的艺术发扬光大。春节期间,老人认真给村里人指导传授“格尔”的唱词和舞蹈动作。 开龙布说,目前杓哇“格尔”濒临失传。今年,我带头组织村里人恢复排练,希望能把它传承下去。 初路村村民杨扎士说,能够和家乡的父老乡亲再次跳起“格尔”,我感到非常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