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国务院日前公布的23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中,黄河首曲自然保护区榜上有名,正式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我州继尕海则岔、洮河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河首曲自然保护区地处黄河上游第一湾,位于玛曲县境内,总面积20.34万公顷。该保护区成立于2005年,2011年被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黄河首曲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为保护对象,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境内栖息着雪豹、黑颈鹤、黑鹳、胡兀鹫、白尾海雕、水獭、猞猁等野生动物14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冬虫夏草、星叶草等4种。该保护区湿地主要类型有沼泽、泉水、湖泊、滩地、河流等,区内有23条一级支流,300多条二、三级支流汇入黄河,流经玛曲433公里,是黄河重要的水源补给区,补给了45%的水量,也是黑颈鹤等众多候鸟栖息繁衍的良好场所和高原特有动物的栖息地,又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自然湿地之一,被称为“黄河蓄水池”、“高原水塔”、“黄河之肾”,拥有“中国最美的湿地”、“亚洲第一草场”等美称。保护区丰富的湿地资源尤其是泥炭资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储水、供水方面具有重要生态意义。 (刘江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