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4年03月12日 >>03版:三版


揭开幸福的面纱
——读毕淑敏新书《幸福的尺度》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4年03月1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何君林

  有人说过:如果你喜欢《读者》上的文章,就一定会喜欢毕淑敏的文章,甚至会成为她的忠实粉丝。这话不一定准确,但并非毫无道理,在一些生活、情感类杂志上,时常都能看到毕淑敏的文章被安排在卷首,不管是摘抄还是约稿,也不管毕淑敏自个是否知道,反正杂志编辑们喜欢把她的文章拿出来壮声势、增份量,并美其名曰“心灵鸡汤”。
  当然,毕淑敏不是靠写“心灵鸡汤”挣稿费的写手,对当代中国文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位心理医师,更是当下中国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共发表作品300多万字,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拯救乳房》《女心理师》等,散文集《破解幸福密码》《星光下的灵魂》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奖项30余次。
  人称“文学的白衣天使”的毕淑敏,是当代华语世界人气最高的心灵导师,她的散文总能春风化雨地直指人心,外在温润内里凌厉,却总给人以希望和疗愈。其新书《幸福的尺度》(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也不例外,全书主要围绕幸福的主题,从内心的澄澈、爱的坚持、亲情的守候、活在当下等角度揭开幸福的面纱,来深度诠释“幸福哪怕再细微,也顽强存在”。
  当下,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词汇叫“幸福指数”。无论是在报刊杂志还是电视中,亦或在一些政府总结报告和领导讲话中,这个词汇总是频繁出现。当然,幸福指数不像收入指数那么好量化,于是成了一种笼统的提法,谈起来有点云遮雾罩。事实上,古今中外关于幸福的话题从未中止过,也从未谈清楚过,因为幸福简单而又复杂,就像毕淑敏在书中说的那样:“幸福,从心开始。”而从心开始的东西,自然很难说清楚,一百颗心有一百种说法,正所谓“人心隔肚皮”,“从心开始的幸福”显然也说不清楚。
  说不清楚也要说,尤其是心理医生,尤其是作家,总得按自己的方式去说,从自己的角度去提供一种说法,于是便有了毕淑敏的这本《幸福的尺度》。当我们在追问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儿的时候,毕淑敏会告诉你,避去灾难之后的时间就是幸福。在她看来,幸福需要学习培训,需要时刻提醍。“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振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常常听到有人说,他不幸福,希望别人给他幸福。我想,这就是他不幸福的根源”,不管你承不承认,这些就是“心灵鸡汤”,
  幸福从心开始,幸福是心中溢满的爱,幸福是为你守候的灯,幸福是让心灵完整的另一半,幸福有N张面孔,幸福触手可及,这就是毕淑敏关于幸福的诠释和解读。她想以自己的理解,告诉我们幸福的真相: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披着本色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候;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机遇、友情、成功、团圆……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幸福并不是爬到了山顶的那一刻,而是贯穿在攀登的全过程……不管毕淑敏是否真的揭开了幸福的面纱,是否真的道出了幸福的真相,但至少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眺望幸福的窗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打量幸福的方向,切实给了我们的内心某种触动和启迪。
  从某种度讲,这本书就像一盏灯,为我们照亮了一条跟幸福有关的路。作家立足于现实生活,以女性特有的智慧和细腻,观察着生活,思索着生活、生命和幸福。书中,没有黄钟大吕,没有使人五脏俱焚、痛彻心骨的文章,她讲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平常的小事,给人的感觉像是在讲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然而她的故事虽平凡但不琐屑,犹如横笛短吹,她能将平凡推演得气象万千,落英缤纷,抵达人生、生命和人性的最深处,给人以躲闪不及的撞击感。
  翻阅这本《幸福的尺度》,我们可以搜索回味丈量并提醒自己的幸福。因为,作家已经把关怀的精神,触及到了我们的心灵深处,并与我们一起品尝着幸福。我们可以把这本书,当成是夜晚的一盏青灯,也可以当成冬天里的一捧炭火。阅读这样的书,可以洗刷我们心灵的疲惫与惶然,并温暖我们的内心。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