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军
2013年,卓尼县旅游工作按照“旅游兴州”发展战略和建设“旅游甘南”的总要求,以建州60周年为契机,紧紧围绕“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目标,立足县情,着眼突破,形成“开放、发展、和谐”的旅游产业化发展新局面。 旅游经济收入稳步提升。以塑造品牌为目标,不断创新宣传理念,全力打造“藏王故里、洮砚之乡”、“五彩卓尼大峪沟”旅游品牌,使旅游人数与往年相比有所提升,尤其是自驾游、摄影游、民俗游、乡村游等游客大幅增加。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7亿元,比上年增长31.4%。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投资6100万元在县城中心建造了集住宿、餐饮、商务会议为一体,可一次接待游客150余人入住的卓尼县会议中心;大峪沟国家4A级景区内的塔古滩游客接待中心以对外承包的方式正式投入运营;投资4400万元在大峪沟国家4A级景区内的旗布沟修建完成了集休闲观光、商务会议、吃、住、娱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度假公园,可一次性接待300余人,使卓尼旅游住宿业向着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投资480万元在阿子滩乡修建总占地面积5950m2的阿子塘宝塔文化旅游景区,开创了该县开放式景区建设的先例。总投资2296.23万元的卓尼多坝至一线天和大峪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科学规划,保持旅游发展后劲。邀请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青藏天路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了《甘肃省卓尼县车巴沟景区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战略研究》,并通过了国家级专家评审;邀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编制完成了《卓尼县大峪沟三角石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已正常开展;邀请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媒体旅游记者联盟专家团队,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调研后,编制出了发展思路清晰,具有可操作性的《卓尼县旅游发展执行蓝皮书》。 旅游宣传营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中川机场高速、连霍高速、兰临高速、临康高速等重要路段新建了大型顶立柱宣传牌;积极参加“兰洽会”、“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2013中国国际旅交会”、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及建州60周年庆祝活动,对外树立良好形象。完成卓尼旅游网站和大峪沟国家4A级景区网站的系统改版升级,增派专人负责网站维护工作,并以卓尼旅游官方网站、《五彩卓尼》腾讯官方微博、《甘肃卓尼——中国洮砚之乡》新浪官方微博为旅游信息推介窗口,为游客提供高效、便捷、全面的咨询服务平台。邀请马来西亚影艺协会摄影家、大中城市知名摄影者、全国18个省市的摄影协会及摄影爱好者、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媒体旅游记者联盟等在春节和农历五月大峪沟民间嘛呢会期间进行采风踩线活动,对贡巴寺法舞活动、禅定寺晒佛活动、文化旅游资源、“三格毛”婚庆全过程进行了跟踪拍摄。投资1060万元拍摄的高清电影《卓尼土司》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完成州庆开幕式巴郎鼓舞和锅庄舞方队表演的排练及演出工作。邀请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创作完成了《卓尼赞歌》并广为传唱。制作完成《神秘之旅——大峪沟》旅游宣传画册2000份,大峪沟风光宣传片1000张。 不断强化行业管理,旅游市场秩序有了新改善。不断加大“黄金周”、旅游旺季综合执法力度,消防、物价、安监、质监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多次对全县各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农家乐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治理和集中整治活动;认真开展星级饭店、绿色饭店及A级旅游景区的年检复核检查工作。从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入手,加大旅游专业人才、企业管理人员、导游人员“三支队伍”建设力度,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对管理人员、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近600人次。深入治理了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旅游市场不规范、服务水平差的问题;积极宣传宾馆评星工作,并鼓励和协助饭店、宾馆的星级申报工作。大力发展以景区、郊区四周为重点的乡村旅游,全力扶持发展专业旅游村,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引导农(牧)户发展“农(牧、林)家乐”,提高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印发了《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要求各经营户要按照《标准》建造。督促大峪沟景区、阿角沟景区管委会不断完善标识标牌系统,维修景区内栈道,对存在滑坡、泥石流等隐患的路段修建护坡或设置安全铁丝网,对存在山石滑落、急弯、危险步游地段,设置安全警告标志、标识,为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