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4年03月21日 >>02版:二版


砥砺奋进谋发展
——卓尼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4年03月2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王芝莲


  2013年,卓尼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了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年完成地区总产值12.87亿元,同比增长15.5%;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68.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亿元,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3元,增长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93元,净增622元。
  农牧村经济稳步发展,继续加大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牧村经济健康发展,农牧业增加值达3.45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15.87万亩,粮食产量9960吨,油菜产量2876吨,药材产量9389吨,蔬菜产量2805吨。全面完成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全县耕地面积24394.45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8359.21公顷。在完善已建日光大棚设施的基础上,更换日光温室棚膜432座,安装卷帘机311台。建成占地面积97亩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设高标准蔬菜日光温室20座,各类蔬菜品种达32个。在九甸峡库区加大经济林果业发展,栽植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1900亩,并扩大水产养殖规模,发展网箱养鱼面积2.6万平方米,养殖数达113.6万尾,培育成立养鱼专业合作社20个。全县各类牲畜存栏47.39万头(匹、只),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为34%、47.6%、39.01%,肉产量9887吨,奶产量4760吨。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县共组织实施项目114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5亿元,同比增长52%,固定资产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水利水电、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交通设施、以工代赈、异地搬迁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为迎接建州60周年,涉及州庆项目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43栋,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特别是几条断头路的贯通,方便了广大城区居民的出行。
  投资环境不断优化,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服务型阳光政府,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创造公开公平透明的政策环境,为投资商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确保投资商在卓尼进得来、留得住、长得大,实现互惠双赢。签订招商引资项目6项,其中5项已落实实施,合同引进资金7.1亿元,是近年来引进资金最多的一年。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改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年共接待游客29.7万人次,同比增长31.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31.4%。
  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继续深化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加大医务人员培训力度,新农合参合率98.7%,报销各类医疗费用2174万元。投入1500万元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顺利通过国家初验,并落实计划生育各类奖励资金3275.8万元。投资1200万元拍摄故事片《卓尼土司》。省州确定的31项民生实事全部落实,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900套,新建和扩建9所幼儿园,城镇困难群众享受廉租住房补贴1200户,改造农牧村危旧房1200户,新建水源截引工程42处。
  防灾减灾能力切实提升,针对自然灾害频发的实际,积极开展各类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切实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灾害治理,确保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7·22”地震发生后,对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扎实安排,及时调运物资、下拨应急资金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保证受灾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切实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编制《卓尼县灾区恢复重建规划项目表》,项目包括城乡居住、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防灾减灾、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基层政权等7大类246项,共争取灾后恢复重建资金2.9亿元,截至目前,全县动工修建重灾户1193户,竣工680户,轻灾户已全面完成维修加固建设任务。全年共救助受灾群众24878户,发放救灾救助资金2421.8万元。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